【应急预案】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日期:2022-08-31     

字号: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教育部、国家疾控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上级有关要求,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体系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在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衔接协作,齐抓共管。

各学校建立内部应急处置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负责人和教职员工为成员的疫情应急处置小组。下设具体

组长:王志利

副组长:于福忠 赵殿君 栾文霞

成员:各级部处室负责人及班子成员

总指挥:王志利

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调度,现场指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副总指挥:于福忠

负责疫情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定期研判疫情动态,提出疫情防控措施并加强督促检查。

相关演练人员分成六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

1.人员组成

组长:栾文霞  赵殿君

成员:级部处室负责人

2.主要职责

负责现场调度、秩序维护、后勤保障、效果评估等工作;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等;

综合评估各环节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

(二)医疗保障(体温监测)组

1.人员组成

组长:王旭燕、温浩

成员:级部处室测温员

2.主要职责

负责全校师生晨午检、教学过程中体温监测;

疫情发生后,负责排查患病学生的活动轨迹和接触对象情况,确定确切接触者;

对患病学生情况持续关注,每天加强疫情防控与巡视,对其班级及学校其他同学加强后续观察和情况排查。

(三)学生管理(留置观察)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宋娜、邢希尚

成员:级部副主任

2.主要职责

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患病学生隔离和初步诊断救治;

利用校园广播通知各班学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动,回到班级;

确保发热学生隔离通道和其他师生疏散通道相互独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信息报送组

1.人员组成

组长:纪云峰、张志鑫

成员:级部团支书

2.主要职责

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并通知学生家长;

按规定向上级教育部门、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情况;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教学调控组

1.人员组成

组长:王仁香、王有理

成员:

2.主要职责

负责调整教学、师资调配等;

停止线下上课,组织线上教学活动。

(六)综合宣传组

1.人员组成

组长:王雪梅、张磊

成员:康金娜、陈英

2.主要职责

负责疫情发生后引导控制舆论,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对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不恐慌、不猜测、不传谣,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七)后勤保障组

1.人员组成

组长:蒋学萍

成员:王日广、刘占坤、温传正、各级部消毒员

2.主要职责

负责对出现疫情症状学生经过的通道及该可能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应急消毒;

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班级、卫生间、公共场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学生离开隔离观察室后对留观室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做好记录。

负责演练物资的准备、发放、收回等工作。

(八)治安保卫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刘杰善

成员:安保员

2.主要职责

负责演练期间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保证演练安全进行。

综合协调组负责统筹调度、工作协调等;医疗后勤组负责医学处置、防护、消毒等;信息数据组负责统计报送数据、信息等;教学调控组负责调整教学、师资调配等;宣传教育组负责信息宣传教育、舆情处置等。

二、处置流程

1.异常处置。在校内一旦发现师生员工(含服务外包人员,下同)体温大于37.3℃或有干咳、腹泻、乏力、结膜充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就近的临时留观点,同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负责人。异常人员带离后,其他人员原地静止,学校立即安排专人登记现场师生员工个人信息,提醒在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2.复测问询。在临时留观点,由学校医务人员对异常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使用水银体温计)和简单询问,如果确认体温大于37.3℃或有干咳、腹泻、乏力、结膜充血等异常症状,则启动应急处置;如有境外、省内外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或确诊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如果体温<37.3℃,由校医决定是否继续观察、恢复正常学习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

3.送医上报。结合现场复测和具体问询情况,做出如下处置:

(1)对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与确诊、疑似病例、密接者的接触史者,学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由救护车送定点医院走绿色通道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保持隔离,在就诊医院留观。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应另车随行赴医疗机构予以协助,并做好记录。

(2)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无与确诊、疑似病例、密接者的接触史者,由学校第一时间派专人专车送学生到定点医院走绿色通道就诊,并组织核酸检测,不得让学生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

(3)就诊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和其他相关就诊情况,学校要第一时间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4.后续处置。发热师生在定点医院诊疗、采集核酸检测样本后,医院确定无需留院观察的,本地学生由家长接回居家隔离观察;家居外地的学生,如果确实不能回家,可回学校临时隔离点隔离,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取得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后,陪同的学校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其他现场等待排除信息的师生员工,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发热师生留院观察期间,未接到医院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

三、应急启动

当师生员工被诊断为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迅速开展以下工作(流程图见附件):

1.应急机制启动。学校第一时间按要求上报市疾控中心和教体局,学校主要负责人在校统一指挥,全面启动校园封闭,人员只进不出,全校静止,禁止流动,禁止聚集。迅速做好病例学习、生活和出入场所的封控,严禁无关人员接触和靠近。

2.流调溯源。按照卫健、疾控部门的要求,学校协助卫健、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由市指挥部对相关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等各项工作。

3.通风消毒。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确诊及疑似症状者活动过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4.调整教学。出现上述患者的班级,教学调控组要根据实际立即启动教学应急预案,学校教学活动暂时转为线上教学,避免其他师生交叉感染。

5.宣传引导。宣传教育组要按照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一要求及时向师生和家长通报情况,加强心理疏导,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应对舆情。

四、有关细则

1.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注意事项。

(1)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每天早晚测体温各1次,并记录在册;若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向班主任或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学校立即向市疾控中心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2)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尽量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被观察人员与家庭成员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至少间隔1米以上距离),有条件的独居一室,最好选择居家下风向位置的居室。日常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被观察人员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并及时清理,清理前用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2.返校管理事项。

(1)患病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班主任(辅导员)应督促其先到医院或社区开具痊愈证明,复课前持医院病愈证明到卫生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复课。若校医复核结论与学生的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以校医的结论为准,学生暂不返校上课,并遵照校医的休假建议继续休息。校医应与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对复核结论、休假建议存在争议,校医立即将情况报告校领导、教体局和疾控中心,研判后作出是否返校的决定,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2)凡是病愈或隔离期满无症状人员返校,可安排在上午(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后从专门通道入校,由校医(疫情报告人)核查病愈证明、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等。

(3)对于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人员,凡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应待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发热患者需症状消失48小时、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因过敏、哮喘等其他原因引起咳嗽症状的,需有医院提供的医学证明。

附件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

   

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学校

2022年8月3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