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根据市教育和体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软硬件环境,特制定《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2022年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一、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领导小组
组 长:李科霞
副组长:魏嘉惠
成 员:于兵涛 王绍琳 冯立林 张晓静
二、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统领全局,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我校在彰显体艺特色的基础上,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发展成为一所学子向往的现代学校。
(二)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
目前,我校所有教室配备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功能室配有多媒体,学校有录播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数字地理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教师办公设备等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全,安装了新的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较高标准的信息化条件。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提高网速带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学校把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和智慧校园纳入了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正在积极构建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体系,希望大幅增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教师及信息化教学应用现状
老师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快捷互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最终目标。疫情期间,老师们人人开展在线教学,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经验。
但是,目前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化设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少教师停留在把电子白板作为屏幕投放PPT课件,其内置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交互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学校信息化办公、管理等平台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学科教学资源更新不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还缺少引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我校教师中年教师居多,能在短期内快速成长的年轻教师还不多。
(四)问题与对策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难点
虽然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滞后性:一方面是学校网络建设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是学校空间设置不够合理。虽然大多数教室均已接入互联网,但是网络带宽难以满足师生方便快速获取信息的实际需求。另外,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学校未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无法顺利开展。在校园空间设置方面,存在空间尺度不协调、空间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数字校园在建设中面临物理空间受限的难题,而空间多功能化将成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路径。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主要问题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认识、教育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群体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科学引导,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工作思路
(1)加强宣传引领。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我国在历史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全员培训提升。根据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现状,从多媒体教学、混合式学习、智慧学习等方面为切入点,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推动整校改进,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
三、发展目标
学校目标:
在培训管理实践中锻炼强化两支队伍;在“整校推进”培训管理与指导实践中,锻炼强化培训团队和学校管理团队两支队伍,生成可推广、借鉴的培训管理、指导经验;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整校推进机制下全员参与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新常态,建立以校为本的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模式。
生成一批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的本土资源;生成一批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的本土信息化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经验和方法,建立精品资源库,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创新。
通过模式打造促进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培训模式打造、培训成果提炼、交流经验等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分批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培训总目标:
培训总体目标概括为:“三提升两建构一全面”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建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建构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教师目标:
1.提升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
2.每位教师有一项以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应用教学设计、论文、课题、课堂实录……)
四、实施规划方案
工作安排:
(1)组建学校培训团队。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领导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学校培训团队。
(2)开展校本培训:设置政策理论、信息素养、培训能力、应用测评等课程模块。采取专家引领、经验分享、主题研讨、任务驱动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培训方式,重点提升其培训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指导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实施能力。
整校推进安排
1.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前的教师调查;
2.拟定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
3.组建学校信息化团队;
4.遴选学校校本研修培训团队;
5.启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校本研修培训团队、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培训;
6.启动学科教师培训(政策、形势、实施方案、明确培训主要内容)。
学校推进与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展示、教学比赛、教研活动、特色发展等常规工作结合起来拟定。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听评课活动、教研组内循环听课。以竞赛促应用,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成果的集成与推广。
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
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