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烟台市蓬莱区南王中学2021-2022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2-08-22     

字号:

为弘扬我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劳动教育自评如下:

一、以劳动为中心,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我校将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且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以课程为依托,根据学校课程基础、学生发展需求,我校构建多元劳动课程体系。校内劳动:个人劳动习惯课程(卫生、学习)、劳动课程、手工制作课程;校外劳动:家务劳动课程。以校园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与人合作。以校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劳动平台,丰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让自己深刻体会到自己是班级主人、校园主人,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该类课程,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树立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学校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上保持一致,内容上相互配合,功能上彼此补充,彰显学校、家庭、校园三联动整体育人效果。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如今许多孩子逐渐远离劳动,对农业、花草等常识知之甚少。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争取社会支持设立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耕地、播种、除草、浇水、施肥、收获全过程,以及开展劳动知识培训、技能竞赛、成果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体验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近农业,熟悉农业知识,从中发现乐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有了明显改观。

三、划分班级校园值日区,建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劳动周制度;此外设立劳动轮值制,让学生承担擦黑板、扫地、打水、清洁校园、植树除草等力所能及的班务及校务劳动。

四、家校联动拓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渠道,中学阶段是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应抓住关键期,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根植于心。转变家长观念。学校重视对家长的引导,首先改变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通过案例分析、专题培训、家长分享、发放劳动教育指南等,让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劳动技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课程的深入推进,家长深刻感受到了劳动教育带给孩子的改变,家长从前期的被动到主动,积极树立家庭劳动教育观念,主动引导、教授学生劳动技能,树立家校合作教育的坚定信念。引导家长放手。每周末的宅家劳动课,学校要求家长不得包办代替,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家长按照“动手-动嘴-旁观-放手”的步骤来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家长的协助下,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五、分享果实、收获幸福在已有基础上进行长远规划、设想,为今后工作定基调、立坐标、指方向,是打造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品牌的基础和依据。学校与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生共存,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则进一步加强了三者间的有机结合。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在营造浓厚劳动氛围的同时,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多措并举谋发展。

当前,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磨炼学生意志、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校这片希望的热土上,颗颗种子正破土而出奋力生长,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则良材佳木不负韶华,栋梁砥柱未来可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