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艺术教育发展自评报告

日期:2022-07-15     

字号:

烟台第十四中学创建于1972年,是一所集初中、高中于一体的省级规范化学校,拥有44个教学班,2200多名学生,一个舞蹈教室,两个音乐教室,多个美术教室。学校艺术类课程职教师共有5人,中学一级教师其中硕士学位的有2人,专职教师有5人,艺术教师工作能力强,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校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能力。为进一步做好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的相关规定我校围绕艺术教育工作,形成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特色。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现将我校2021——2022艺术年度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育教学

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音乐。学校保证初中同学每周1节音乐课、1节美术课、高中同学每两周1节音乐课、每两周1节美术课,。结合新的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新教材,不断探究完善教学方法,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艺术活动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兼顾“特长生”的培养。培养“特长生”首先需要老师具有“伯乐识马”的慧眼,发现、培养、造就这些学生,使他们学有所长,尽快成才。学生定期举办歌咏比赛、楹联比赛、书法展演以及班级文化长廊比赛等等。今年上半年初中部举办了合唱比赛,比赛中,同学们热情高涨,斗志昂扬,穿着整洁统一,入场迅速,动作大方得体,声音整齐洪亮。通过本次演唱比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活跃了班级氛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还展示出当代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学校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并高规格配备,设施维护良好。学校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活动场所设施齐全,学校现在拥有1个舞蹈教室,2个音乐教室,两架钢琴、多驾手风琴、大鼓等等,多个美术教室,且建设管理维护良好,并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艺术修养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今年购买了一批素描、绘画等设施,对舞蹈教室和音乐教室进行了维护等,学校各类艺术教育场地种类齐全,各类艺术器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达到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能较好地满足艺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四、特色发展

为了加强我校艺术课程教学,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徐海龙分管校长担任组长,艺体部、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教导处负责艺术教育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政教处和团委定期开展艺术活动,并组织、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对于艺术课程教学,教务处严格按照专业课程的管理制度管理,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我校的艺术教育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校外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开设高考音乐美术特长班,及初中的合唱队、绘画组、书法组等艺术小组,教师认真制订活动计划,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活动。本学年我校师生参加芝罘区艺术节展演,我校合唱团演唱的歌曲《老师,我想你》获得二等奖。我校多名同学参加山东省第七届艺术展演获得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纪效杰老师参加烟台市高中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多项一等奖。

五、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学校平时认真组织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简述艺术素质测评的方式、手段、频次等内容。美术评价学生测评每学期一次,每年两次。任课教师通过学生的考勤、书画展参与程度、书画摄影等社团活动情况、期中期末美术鉴赏理论知识测评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音乐评价学生测评每学期一次,每年两次。任课教师通过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艺术知识和技能、艺术实践等方面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本学年艺术素质测评结果

学校名称

优秀率

良好率

合格率

不合格率

烟台第十四中学

30%

50%

20%

0%

六、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学校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我校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其工作量(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等)计算合理,同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