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莱阳市文昌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4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外东北角,约200㎡。
三.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六年级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七年级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八年级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 学校实施方案
文昌中学劳动教育实施配档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以及烟台市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莱阳教育的实际,制定我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高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一、指导思想
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肯定自我,追求卓越”,整合周边自然、经济、文化等劳动教育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构建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清单,将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亲历劳动过程,以劳明理,以劳强技。
二、总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形式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我们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组合。每学期采用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具体活动清单: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
家务劳动 | 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清洁、布置,参与家庭大扫除。 | 每月洗一次床单、被套 | 参与家庭旅行设计与规划。 |
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 对垃圾科学分类,变废为宝 | 对垃圾科学分类,变废为宝 | |
熟练掌握1样家常菜肴和一种面点的制作方法。 | 独立买菜,清洗,会使用餐厨刀具,熟练掌握2样家常菜肴和2种面点的制作方法。 | 熟练掌握3样家常菜肴和3种面点的制作方法。 | |
和父母换岗—天,感受家庭劳动的不易。尊重他人的劳动。 | 和父母换岗—天,感受家庭劳动的不易。尊重他人的劳动。 | 和父母换岗—天,感受家庭劳动的不易。尊重他人的劳动。 | |
校内劳动 | 分类存放学习资料和图书。 | 管理班级日常使用的设施设备 | 参与食堂执勤、阅览管理等志愿服务。 |
学习厕所的打扫方法,学会使用厕所的卫生工具。 | 学习厕所的打扫方法,学会使用厕所的卫生工具。 | 学习厕所的打扫方法,学会使用厕所的卫生工具。 | |
创意布置教室文化墙、黑板报、读书角等 | 修理简单的日常劳动工具,如扫帚、簸箕、黑板擦等。 | 完成实验后,按要求清洗、整理实验器材。 | |
午餐后清理餐桌,将餐具摆放到指定回收点。 | 参加学校大扫除或卫生值周等活动。 | 对餐厅进行帮厨一次。 | |
校外劳动 | 种植养殖适合节令的蔬菜1-2种 | 参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种植养护时令农作物。 | 对农作物的生长观察记录,了解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 |
参与季节性的农耕农收劳动。 | 参与季节性的农耕农收劳动。 | 参与季节性的农耕农收劳动。 | |
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1到2次。 | 到附近养老院、福利中心等机构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至少1次。 | 走进社会,观察职业人士,条件允许可进行职业初体验(如小记者、红绿灯交通协管员、小图书管理员等) | |
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进—步了解各行各业 学会1样手工工艺,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 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进—步了解各行各业 学会2样手工工艺,完成两件手工作品。 | 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进—步了解各行各业 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
五、措施与保障
1、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劳动教育方案,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实行1+X课时制度,每周1课时“劳动”必修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建立了校内劳动清单制度和校外家务劳动清单制度。每学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养成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记录。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讯通、家长学校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
3、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月安排一次。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利用植树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植树、唱劳动歌曲、开展劳动班会课、办劳动手抄报、塑面燕、包粽子等。
4、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楼道、院区等公共区域各班大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
5、组织职责。劳动教育老师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纪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总务处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年级组负责督促、协助各班按要求开展好劳动教育课,对年级各班劳动情况评估并记入班级考评,组织好本年级科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劳动课的组织指导;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
6.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文昌中学劳动周计划及实施
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的意见》、《烟台市关于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按照市教研室的安排,把10月份定为劳动月,特制定劳动周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 内容 | 形式 |
第一周 | 一次农事劳动 | 跟随父母进行田间劳动,进行采摘或收获活动,体会丰收的喜悦。 |
第二周 | 一次大扫除校内劳动 | 根据大扫除的安排,认真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爱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 |
第三周 | 一次职业体验 | 结合满意度调查,进行一次电话采访,体会电话调查员的辛苦。 |
第四周 | 一次家务劳动 | 打扫房间或一次厨艺,体会父母的辛苦。 |
要求:各班认真宣传劳动教育,认真组织实施,留好活动记录,完成活动和评价表。
七.劳动清单
劳动教育清单内容
一、家庭劳动
1.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自己刷鞋
3.整理衣橱,保持个人衣着整洁
4.每月洗一次枕巾、床单
5.每月整理一次厨房调味品
6.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晾晒、收纳
7.做一周家庭记账员
8.每月独立为家人做一次三菜一汤一饭的正餐
9.每月清理一次洗手间
二、学校劳动
10.合作完成班级值周及卫生区的清扫任务
11.认领一种绿植,坚持日常养护管理
12.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13.每学期至少参与 1 次餐厅帮厨
14.每学期体验一次图书管理、校内文明岗等岗位工作
三、社会劳动
15.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16.进行一次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职业体验
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树立平等劳动观,尊重所有劳动者。
2.理解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
3.知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
尊重劳动者,知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劳动者可敬、劳动不分贵贱。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①同学们在一起聚餐;②同学们在教室看书。
思考:当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
学生回答。
PPT展示图片:①农民收割粮食;②作家在创作。
教师总结:在金色的秋天,当人们收获果实时,一定不会忘记春天的播种、夏天的灌溉。当我们享受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时,我们要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这一切。劳动者是可敬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可敬的劳动者》。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身边的劳动者
活动一:说说父母的职业
过渡语: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劳动者的身影,而我们的父母则是离我们最近的劳动者。
提问:请学生分享大家自己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父母的工作辛苦吗?
学生分享。
教师小结:我们的父母也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等,每一份工作都有其辛苦的一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
2.优秀劳动者
活动二:向优秀劳动者学习
过渡语: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平凡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出示课本上时传祥、王选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有什么感悟?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时传祥在平凡的岗位中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王选为了科研事业奉献自身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企业家、管理人员、个体和私营企业劳动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贡献,他们也同样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3.劳动不分高低贵贱
活动三:判断下面论断的正确性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平凡的劳动者在他们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是可敬的,而优秀的劳动者为我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是可敬的,那你认为以下的同学做法对吗?
(1)张三的爷爷是老科学家,为国家的原子弹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所以要受到同学们的尊重;李四的爷爷是个普通农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所以不必受到同学们的尊重。是谁;刘七的爸爸是个修理工人,每次爸爸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刘七总是不好意思。
思考:你怎么评价上述同学的做法?
学生回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教师追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尊重劳动者,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分工各有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念,平等看待劳动者;在行为上珍惜劳动成果。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语:在每个岗位上,我们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却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而王继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视频播放王继才守岛案例,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也涌现出大量优秀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甚至不惜把生命都奉献给自己的事业,并提问: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正确又可行。
学生踊跃参与竞赛。
教师小结:王继才先生三十二年如一日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缩影,收到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不仅应该尊重劳动者,也应该立志成为有价值的劳动者。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树立劳动平等观。
作业:课后小组进行分工,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全国劳动模范的事迹,小组合作手抄报在班级展示。
九.成长档案
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