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课程
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数556人,专职艺术教师3人,兼职艺术教师1人。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设艺术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初一到初四年级美术课每周1课时,音乐课每周1课时。
二、艺术活动
学校每学年开展2次艺术节活动。在2021年11月份举行了校园艺术节器乐比赛活动,在2022年元旦前夕举行了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活动的开展立足于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水平、互相学习、挖掘艺术潜能的舞台。硬笔书写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入手,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三、条件保障
设置了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艺术专用教室活动室5个,其中音乐3个,美术2个。艺术活动器材:钢琴2台,电子琴1架,大鼓1面,架子鼓一套等。
四、特色发展
5月份我校在原有陶艺工作坊的基础上,又组建学生创艺工作坊,从制定方案计划,再到最后的活动实施展开,一切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我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艺术传承,运用广大师生熟知并容易掌握的超轻粘土为主要原材料,制作出仿铜特色的艺术作品,展示了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本次工作坊主要成员均来自我校初一初二初三各班的学生,本团队成员共18名,他们都是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能和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兼备。最初,学生对制作半立体超轻粘土毫无概念,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学习理解并进行成品的制作,我们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粘土造型制作,让学生初步感受粘土手工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揉、搓、捏、压、剪、挑、刻、切等制作方法,尝试用不同造型来设计简单的粘土作品。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示范、讲解、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经过初期简单粘土造型的制作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粘土造型制作的方法,对后期题材的拓展制作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我们又进行了石膏版画、纸浆画、沥粉画的学习与制作,鼓励同学们的大胆创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巧手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通过此次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一系列开展工作,让我们的学生在无形间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使传统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艺术化、生活化和普及化。工作坊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还使大家保持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提高了相互间的创新、协作与实践的能力。
五、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式采取教师评定、学校测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教师评定:主要完成基础指标测评,由任课教师及学生评定课程学习(25分)、课外活动(15分)。
(二)学校测评:主要完成学业指标测评,各校负责组织音乐、美术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命题(50分),学期末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测评。
(三)学生自评:主要完成发展指标测评,评定内容为校外学习(10分)和艺术特长(10分),学生需填报本学年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以及本人或作品参加校级及县级以上教育、文化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艺术比赛(展演)获奖情况,并提供相关印证材料(含校外艺术学习证明、观演门票、学生观摩日记或感想、获奖证书等),学校组织教师统一审核、评定。
(四)市级抽测
市教研室组织美术教师下半年会以笔试形式对各校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进行现场抽测,并复核、查阅学校组织艺术素质测评的过程性材料,作为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