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2021-2022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2-06-30     

字号:

基本情况:烟台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有32位劳动实践兼职教师。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有1处,没有校外劳动基地。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时计划,开设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和能力水平,分层次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育人功能。

2.基地建立的情况。校内基地位于学校的教学楼后,面积大约是1100平方米。

3.选用的教材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附件1:劳动清单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包含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大季家中心小学根据《课标》要求,本着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设计了“劳动清单”,让各年级劳动教育有章可循。

一、秉承三项原则, 着手清单设计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学年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劳动清单”,并根据清单内容有步骤、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逐步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定期劳动的习惯。启发劳动之思,感受劳动之新,淬炼劳动之志,体会劳动之美,在劳动清单的研制设计中遵循三项原则:

一是劳动内容安排因地制宜。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家庭和学校中落实;生产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落实;服务性劳动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落实。活动范围的确定,使劳动教育的参与主体与内容更为明确,促进了劳动教育的扎实落地。

二是劳动任务设计因人而异。如低年级的劳动教育以个人生活起居为重要内容,培养自理能力,主题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以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题,共有的事情一起做,共创和谐家庭氛围。

三是劳动项目层次因时而进。根据时空时令设计不同劳动项目,根据年段的递增,各年级项目层次也螺旋上升。

二、制定劳动清单,厚植劳动底色

我校围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类劳动内容的基础上以分年级细化劳动清单的方式,记录劳动过程、分享收获感悟,达到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情感、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例如,一、二年级劳动清单包括在家中自己整理生活用品,在学校自主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清单包括在家里学会种植和养护植物,在学校体验种植和收获农作物;服务性劳动清单包括在家中为父母倒杯水,在学校主动打扫卫生,在社区主动拾起一片垃圾等项目。利用劳动清单记录学生参与的劳动项目、掌握的劳动技能等情况,同时附上家长和老师及时有效评价,加深学生的劳动体会。


附件2:劳动周技能比赛

为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大季家中心小学立足“五育”并举新时代理念,以劳动教育课程下的日常生活劳动为切入点,开展“厚植劳动情怀 助力双减提升”为主题的劳动周技能比赛活动。本次劳动周展示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劳动清单,主要开展日常生活技能大赛。活动从“日常劳动做准备--课堂练习打基础--学校比赛显身手”三个阶组织,分主题、分年级、分项目进行展示。

一、整理篇

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孩子的生活自信和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为了积极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我校在低年级段开展了整理篇劳动技能比赛。

一年级:花式系鞋带 、二年级:灵巧小手叠雨衣。在低年级的比赛现场,小萌娃们熟练的解鞋带、穿鞋带,细长的鞋带在孩子们灵活的指尖来回飞舞,很快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蝴蝶结”。二年级的同学们也不甘示弱,在他们熟悉的叠雨衣项目上,理袖子、折帽子,干得有条不紊,一会儿就把雨衣叠得整整齐齐,有模有样。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能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收获一份快乐的劳动成长。



二、烹饪与营养篇

为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让劳动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本周中高年级组围绕“烹饪与营养”开展劳动技能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

三年级:“花”样童年 “蒜”出精彩。三年级选手们的比赛,是一场智慧和技能的较量。剥蒜在家里都做过,要剥的干净、快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们凝心聚力,认真的小手上下翻飞。面对小小的花生,一些孩子刚开始找不到方法,慢慢在试验中找到了诀窍。放眼望去,皆是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乐在其中的劳动着。



四年级:“厨”类拔萃秀花样凉菜。五年级:美好“食”光之巧手做寿司。随着比赛的一声令下,高年级组的选手们开始忙碌起来,切菜、放调料、拌菜、摆盘,顿时“刀光剑影”、菜香四溢、热闹非凡。通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理解劳动的快乐,学习分享,懂得感恩。



荣誉时刻

经过激烈的角逐,一些“劳动技能小达人”脱颖而出,孩子们在多彩多姿的劳动项目中收获劳动来带的幸福感,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