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中学在9月13日——9月16日进行了“新教师如何更快的适应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共有8位新老师进行了讲课。总的来说老师的基本教学素质还是不错的,对课堂基本可以驾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时间:2022年9月19日
参加人员:吕旭燕、刘佳妮、于英、杜红彩、王晓萍、王秀娥、宋昶琦、王程、姜佳丽、孟凡涛、李宇婷、柳春丽、孙海源、丁慧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更快的适应课堂
中心发言人:吕旭燕
一:授课中存在的优点
1、对知识的传授基本不存在问题,讲解比较清晰。
2、老师们教风比较成熟,没有新教师的生涩感。
3、涌现出几节比较好的课堂:像李宇婷老师的语文课,非常有亲和力;王程老师的物理课,激情四射,丁慧老师的课很接地气,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授课中存在的缺点
1、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不准,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进行得过快,学生没有消化和思考的时间,基本上是无法完成老师的任务。
2、对课堂不能全面地掌控。绝大部分的老师授课的时候在学生中间转来转去。不否认走动,但只在需要走动的时候才去走动,比如看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啦。很多的时候,我们老师是无目的地走动,那么我们背后的学生就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了。建议在讲台上讲课,关注学生的眼神。同时也用你的眼神来管理课堂。
3、不关注生成。我们平时的课堂不可能像我们上公开课、优质课那样提前预设那么多。我们的课堂是灵动的。老师们不要害怕课堂上的“生成”,不要害怕学生没有按照自己提前预设的来,相反,老师们应该把课堂上的“生成”视作宝贝。“生成”才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出彩。
4、课堂不讲究教学方法,只单纯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我们的课堂理念应该是“学生学会了吗?”而不是“我讲到了吗?”课堂的高效体现在哪里?就是同样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教学手段可以是多种的,达到目的就行。
5、对问题的引导不到位。其实一个教师身上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这种“导”的能力。这一点在个别老师身上比较欠缺,原因主要是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到位,准备好自己的“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的时候我们才会有底气。
6、课堂语言语调过平。教学是一个洗脑的过程,语言就必须富有感染力。老师自己就冷场了,学生怎么可能热起来。建议这部分老师,讲课时提高一个音调,再就是带话筒讲课。
5、个别老师教学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应付备课上。
三:活动总结
通过上周的听课评课活动,新教师基本可以胜任课堂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工作态度。对于我们现任的工作,一是学校需求,而是征求了你个人意见。不允许安排完了就各种不能干。工作安排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还有老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善于倾听。其实只要想着做好,就一定会做好。
2、谦虚求教。一年级办公室里的新老师平时听课积极,有不懂的及时问。
3、加强班级和课堂管理。班主任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心理预期,自己心理对班级有一个标准,对你的学生有自己的要求。初一级部至今学生还是浮躁,就是班主任管理跟不上。任课老师的课堂秩序不好,第一证明你的课没有吸引力,第二你个人没有魅力和能力。课堂秩序直接关系到教学成绩,而老师这个职业,任何事情都是以教学成绩说话。
总之,老师们的自身素质,让我心里有了底,也看到了文昌中学的新希望。新教师可能在具体的工作中有些地方有欠缺,谁都是从年轻教师过来的,给我们新老师一定成长的空间。同时也希望我们新老师快速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