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我市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内涵,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延续,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烟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建立“县、镇、村、单位三级责任、四级保护”的文物保护网络体系;实施文保单位修缮工程,修缮了烟台山建筑群、蓬莱阁等43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展文保类旅游景区,全市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0处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适应文旅融合新需求,策划推出以朝阳街、奇山所为中心的5条主题线路,迅速成为市民旅游的新地标、新时尚、新体验,成为中心城区旅游消费重要增长极。
针对你提出的我市对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不够、内涵挖掘不够、创意缺乏等问题,下步,我局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统筹规划。完善现有文物保护网络体系,全面摸清文物家底,分级分类编制不可移动保护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科学系统提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思路和对策,统筹指导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开展。二是提升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能力。积极扩大文物资源社会开放度。已对公众开放的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服务,未对公众开放的创造条件实现局部或定时开放。坚持深挖内涵,创新利用方式。组织具备历史、文化、考古、旅游以及相关科技知识等文化创意团队,根据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布局、不同文化内涵,策划文化创意旅游景区,复活历史文物“现身说法”,系统、全面、活态展现自然风貌。推动企业、文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多方合作,寻找合作契机,进一步发挥文物价值,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强文物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烟台旅游智库和旅游院校联盟,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人才实训基地,深入实施文博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与文物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结合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实际需求,侧重于发现、培养有新想法、新办法的综合性人才,既能注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又能开拓思维,将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殷切期望您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局将虚心接受、认真改进。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