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4590/2022-07866 成文日期: 2022-05-11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

第141362号:“关于增强小学科学课实践性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2-05-11      来源: 市教育局

字号:

姜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小学科学课实践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
       小学科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国家日益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教育,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定义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并把小学科学前置到一年级开课。市教育局也一直高度重视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如您所述,我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科学教学仍停留在传授科学知识的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从而影响到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质量。究其根源就在于:
       一、小学科学是一门长期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学科,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对科学教师的培训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从这门课还是“自然常识”时就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被弱化和边缘化,一般是胜任不了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来教这门课。改为“科学”后,尤其是2017版新课标将其定性为“基础性课程”,各级行政领导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以小学科视之,不能和语文、数学相提并论。在教师配备上尤其薄弱。在我国当前的师范教育里,缺乏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教学一线具备科学专业素养的教师不多;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任科学教师,教师兼职科学现象很严重;我市大多数科学教师由数学教师兼任,不少教师对科学课重视不够,加之我市是五四学制,小学要用五年时间学完六年的课程,为了缓解数学课的教学压力,会有个别教师侵占科学教学时间,把科学课上成数学课。市教育局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于同年9月配套使用新教材,我市积极聘请专家对新课标进行解读,组织全体科学教师学习。市教育局每学期都要组织两至三次新教材培训,引领科学教师了解小学科学的性质和课程理念,明确探究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了解新教材与课标的对标点以及编写意图,观摩示范课,指导科学课堂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今年3月份,刚进行完五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活动。但兼职科学教师还存在流动性大的问题,这给科学教师的培训增加了难度,导致很多科学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对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引领学生亲历探究实践的过程,影响科学的教学质量。二是教师要上好一节小学科学实验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准备实验器材、有时候还需要教师自制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精力有限,又受到实验设施不完善、实验器材短缺等问题的困扰,没有时间来组织、设计并开展科学实验课,导致出现您提案中提到的“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的不多,大部分科学实验都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或视频的方式进行”等现象。
       二、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整体达标,但一些学校受班额、场地等因素限制,实验室建设仍有不足。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标准III要求,小学要根据规模和班额建有相应数量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每18个教学班建有1个以上科学实验室,每24个教学班建有2个以上科学实验室,每36个教学班建有3个以上科学实验室。近年来,烟台市加快推进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实践过程中,设计实验步骤、经历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目前,全市小学科学实验室整体上达到了省定标准,但一些学校受班额、场地等因素限制,实验室建设仍有不足。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器材基本达到配备标准,但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更新换代需求。2006年教育部颁布《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要求每间小学科学实验室足额配备了各种探究仪器、设备和工具。目前,全市已建实验室基本达到配备标准。但是,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配备新教材,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都有很大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更新,导致学校现有实验教学器材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更新换代需求。2022年4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器材更新换代的需求更为迫切。
       下一步,针对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市教育局将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把准并贯彻落实科学课程实践性这一性质,不断提高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进一步加强培训,打造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科学教师队伍
       首先,组织学习新课标,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2022年4月份,教育部又出台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教育局将组织对新课标进行解读,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新的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把准这门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性质,突出探究实践教学这一重点,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设计实验探究方案,亲历探究实践过程,在探究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目前经过多年反复培训,我市一支业务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科学骨干教师队伍已经成长起来,成为我市科学教学的中坚力量。今年春天,各区市也分别成立了小学科学骨干教师队伍。今后,将在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方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市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我市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探究实践教学水平。第三,加强实验教学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探究实践教学能力。今年春天,小学一至五年级的科学教材刚刚更新完毕,已经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全面梳理了科学教材中的实验目录和实验内容,整理实验操作要点及实验注意事项,将在全市进行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打造规范、优秀的实验教学课例,对全市小学科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充实我市的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强化小学科学实践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第四,将继续开展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鼓励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比如玩具、旧实验器材和废旧材料等,与新材料、高新产品组合,开发低成本实验材料,完成实验教学目标。这种方式既弥补了实验材料的不足,节约开支,也调动了教师创新实验材料的积极性,为上好实验课打下基础,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进一步扎实推进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
       2020年,我市出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烟教科发〔2020〕12 号),把准学科核心素养,立足课堂教学,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式,促使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从理念深入到学科课堂实践,进行学科育人。2021年春天,我市召开了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会,对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进行解读,出示示范课,确立标准和范式,明确探究实践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清楚要达到的育人效果,并同时启动了30项小学科学专项课题研究,引领和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已经全面铺开,并健康有序、稳步推进。2021年年底,组织了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小学科学出示的观摩课受到与会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对全市科学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很好地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2021年,我市教育局还在全市范围内自下而上启动了每年一届的“全员参与、全学科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推进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今后,将继续组织好教学大比武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组织“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提升课”专题研讨会
       探究实践既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推进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我市将于5月12日晚,组织各区市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省教科院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提升课”专题线上研讨会,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展开研讨,促进教师科学探究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加科学课堂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四、拓展小学科学实验室功能
       自2018年起,我市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实验室建设,提出“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创客教育发展目标。全市已建成创新实验室1100多个,每所学校至少建有2个以上创新实验室。在学校建设的创新实验室中,既有体现科技创新的VR/AR、无人机、无人车实验室,也有依托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小学益智、三模一电、陶艺制作等实验室,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开拓了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五、强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管理和督导检查
       自2020年起,我市开始建设中小学实验教学监控平台,能够实时监控实验教学开课情况。2022年底,各区市将完成监控平台建设任务,市教育局将利用平台加大对小学科学实验课开课情况的督查。2022年初,市教育局进一步修改了《烟台市义务教育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细则》,加强了小学实验室建设、实验课开展的评估赋分权重,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评估督导力度,确保科学实验课开齐开足开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六、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一是鼓励学校充分利用工厂企业、农业基地、实践基地、科技场馆等社会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科学并应用科学,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科学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二是将继续与市科协合作,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去年,组织了由12家协作单位提供的航模、天文、3D打印、物理化学实验、农耕文化知识等科普体验活动,“组团式”开展科普活动,将课外实践活动引入校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将扩大活动范围,由在五区试点改为在全市范围进行,让更多学生受益。三是继续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去年,烟台市科普大篷车总计行程8100多公里,巡回学校和社区(乡村)开展活动近62场次,受众人数10万余人次。下一步,将继续征集科普大篷车联合承展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设备,加强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为学校提供“点单式”科普服务,丰富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我市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烟台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