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栖霞市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日期:2022-05-10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国家教育部、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1--5年级全面开设“劳动课”,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

1.劳动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劳动能力。通过劳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能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参与生产劳动。

3.劳动精神。通过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并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出力流汗,勇于接受锻炼的精神。

4.劳动习惯和品质。通过参与劳动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5.开放性原则

劳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6.安全性原则

劳动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学校配备劳动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动课专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资源

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课程建设。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

(四)教育管理

劳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劳动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具体措施

1.每学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养成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记录。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讯通、家长学校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

3.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两次。争取一周一次。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尽可能不占用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

4.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楼道、院区等公共区域各班大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

5.组织职责。教导处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纪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总务处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年级组负责督促、协助各班按要求开展好劳动教育课,对年级各班劳动情况评估并记入班级考评,组织好本年级科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劳动课的组织指导;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 

劳动教育一览表

主题

活动内容

活动年级

我为校园添风采

1.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

2.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三-五年级

3.“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4.开展无土“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5.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

各年级

家务务动我能行

1.清理小件衣物,自己会穿衣、系扣、系鞋带、会叠被,主动整理个人物品整书书包。

2.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将碗筷放到洗碗池。

3.饭后清洁桌面地面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4.养一盆绿植,学会给它浇水。

5.每天只做一件关爱长辈的事情,敲敲腿,捶捶背,剥水果等。

一-二年级

1.认识各种蔬菜,拣菜洗菜。

2.协助家长将衣物分类自己的小件衣物自己洗。

3.帮家长扫地擦地,能主动准备整理收拾学习用品

4.在家长的指导下掌握各类厨具,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5.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一道两道简单家常菜的制作方法。

6.养一盆水培植植物,并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

7.每天做一件关爱长辈的事情,敲敲腿,捶捶背,剥水果等。

三-五年级

社会实践劳动

1.认识各种野菜如:荠菜、苦菜、蒲公英等。

2.清理街道、社区等小广告。

3.进行职业体验劳动,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4.进行社区环境进行垃圾清理。

三-五年级

1.认识各种叶形状。

2.和父母一起去超市买菜,学会付钱。

一-二年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