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同时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山东省《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八版)》,依据《招远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委、烟台和招远市委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紧、从实、从细、从快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二、基本原则
在市、局及中心初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做好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有效的协同应对处置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疫情风险防控在最小范围。
三、防控组织指挥体系
1.学校成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 主要职责:(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2)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3)及时掌握、处置学校疫情信息,妥善做好相关网络舆情处置。
2.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值班值守”等制度,及时汇总疫情防控工作信息。
3.出现重大疫情,学校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小组成员要第一时间到一线指挥调度、配合相关单位做好有关处置工作。对于思想上不重视、部署慢、行动迟,防控措施不到位、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力,缓报、瞒报、漏报疫情信息等履职尽责不到位的情况,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进行追责问责,并配合主管部门作出处理。
4.学校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和咨询电话。值班、咨询电话:0535-2723112(夜班和节假日)。
四、应对措施
(一)假期期间
1.立即停止一切集聚性活动。停止组织假期到校活动,研学实践和线下辅导答疑等,严禁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违规补课。本项工作由高增英负责督查。
2.严控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本项工作由王东晓负责督查。
3.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微信、家长群、学生群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理性认识、科学防控疫情。要积极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引导和组织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助力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提醒学生及家长尽量减少外出探亲和旅游,尽可能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如有不适应及时到招远市人民医院就诊。教育学生原则上不要参加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的校外培训、研学旅行、户外拓展、比赛、展示、评比和考试等集聚性活动。本项工作具体由王玉娟及各班主任负责,要留好教育宣传及过程性资料,备查。
4.做好重点学生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准确把握重点人群摸排范围,即:(1)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2)14 天内本人或家庭成员有发生本土疫情地区或境外旅居史、与上述地区来人有接触史的;(3)21 天内所居住社区(村居)发生疫情的。对以上重点人群要开展持续摸排,建立台账,并推送属地镇街落实管控措施。本项工作由尹秀鉴、邵琴负责。
5.做好假期期间的值班与信息报送。切实要做好寒假期间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带班值班制度,确保值班工作网络24小时畅通。一旦发生疫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所有人电话24小时畅通随时保持联系, 本项工作由王东晓负责。
6.做好其他相关人员摸排回访工作。一是做好外地来招人员及在招人员外出返招人员的排查工作;二是对教职工和学生开展日排查、日报表工作,重点了解教职工和学生去向是否出过招远、身体状况,对教职工和学生亲属中有出入疫区的人员也要做好摸排工作。摸排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形成台账。本项工作由杨丽、及各班主任负责。
7.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建立完善疫情应对和舆情管控机制,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及时审慎分析研判,对涉校不实信息及时正面发声,主动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
(二)延期开学
1.做出延期开学决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通知要求,决定是否推迟开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
2.保证延期开学期间工作秩序。做出延期开学决定后学校领导班子按正常时间上班,教职工上班时间由市教育和体育局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开学准备工作需要确定。
3.做好教学安排。学校教务处要科学制定、有序实施新学期教学与课程计划。要制定教育教学应急预案,加强空中课堂、线上课程建设,保证线上线下即时切换、无缝衔接。要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线上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积极稳妥开展校内文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高免疫力。
4.制定在疫区和隔离学生的学习支持方案。通知处在重点疫区的师生员工,在疫情彻底解除前推迟返校。制定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的方案和措施,支持和保证身处疫区无法按时返校和被隔离观察学生的学习。
5.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学校要加强同镇、街道卫生防疫部门合作,及时互通信息,动态掌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6.做好舆情应对工作。重点关注因推迟开学引发学生、家长对学业的焦虑,以及学校应对措施不到位等引发的舆情动态。
7.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配备(储备)指导方案》的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口罩、手套、消毒物品、体温测量仪器以及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帽子、鞋套等用于应急处置的防疫物资。加强防疫物资日常管理,确保物资存放安全、使用高效。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准备开学
1.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和经费,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洗涤用品、口罩、红外体温测量仪、医用防护服装等物资,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本项工作由王玉娟、吴彦娜负责。
2.开展校园集中消毒。对学校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洁消毒,消除细菌、病毒滋生环境,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同时,根据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制定日常消毒方案。本项工作由李美萍和各功能室负责人负责。
3.提前排查传染风险。在开学前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对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在开学前先在家静休满2周,排除感染隐患后再返校。本项工作由各班主任负责。
4.加强疫情动态监测。要加强同镇卫生防疫部门合作,及时互通信息,动态掌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本项工作由原双琳负责。
(四)正式开学
1.做好入校检测。开学日当天,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提前到岗到位,联系公安部门安排警力加大疏导力度,保障学校周边交通畅通。校园出入口安放指示标牌,划定家长止步区,设立检测通道,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校。返校人员要正确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严格入校“一测三查”制度。对体温超过37.3度、有干咳、腹泻等异常情况以及集中或居家健康监测不到期者一律暂缓返校。
2.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生活习惯等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师生自觉履行疫情防控义务。要积极宣传我国疫情防控成果,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开学首日不得组织文化课考试,要组织开展由全体学生参加的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疑似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
3.加强出入管理。学校要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学校不得代收快递。疫情期间原则上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如确需进入校园的,需经学校主要负责人同意、查看健康绿码、十四天行程码、疫苗接种信息、48小时2次核酸检测报告、体温检测合格、消毒、实名登记后方可入校,并安排专人做好监督管理,对未接种疫苗的人员要进行登记上报。严格师生员工出入校园审批制度,走读师生采取“点对点”交通,实行“两点一线”管理,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
4.做好人员密度管控。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控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引导师生员工不断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工作学习生活新模式,在入校离校、进出教室、课间休息、用餐、如厕等环节严格控制人员聚集。
5.严格日常健康监测。开学后,严格师生员工晨、午(晚)检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立体温检测台账,做好疫情相关数据信息上报工作。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对于因发热等症状送医就诊的师生员工,要根据《师生健康复课查验实施方案》做好复课查验工作。要持续做好重点人群摸排工作,对摸排出的重点人群要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6.做好通风消毒。加强校内学习、工作、生活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不少于3次,要坚持每日定期消毒,尤其是对门把手、扶手、垃圾箱等重点部位要适当加大消毒频次并做好记录。要及时清运垃圾,对校内产生的废弃口罩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7.保证饮食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堂、餐厅、超市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彻底清理“三无”食品、过期原材料和食品。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要通过错时错峰等措施,避免师生扎堆就餐。
8.科学佩戴口罩。师生员工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按照《山东省常态化疫情防控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引》的要求科学佩戴。教师、校门值守人员、保安、司机及食堂工作人员等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9.严格应急处置。学校要组织经常性应急演练,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做到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流行病学调查、第一时间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10.加强大型活动和会议管控。学校要根据疫情形势,严格按照《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会议活动防控指南》的相关 要求,落实好会议和活动组织管理。提倡召开线上视频会议,尽量减少现场会议活动。凡需要举办的活动和会议,要严格控制人数,落实好会议活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
五、应急处置流程
1.当本地有疫情流行时,学校一旦发现有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可疑症状者,应立即安排其到临时留观室,第一时间报告市教育和体育局和镇卫生院(,同时通知有症状者家人。要立即限制与可疑症状者同办公室(教室)人员的活动范围,同办公室(教室)人员不得随意出入,避免扩大传染范围。
2.镇卫生院人员到来前,留置观察组负责对可疑症状者建立信息台账,记录可疑症状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信息、出现的症状、当日活动范围、学校所采取的措施等相关信息。加强对有可疑症状者周围人员以及所在班级学生或办公室人员的管理(佩戴口罩、做好手消毒、室内通风消毒、维持秩序等),并做好密切观察。同时,迅速安排其他师生员工回到各自办公室或教室,不得随意走动。在可疑患者排除前校园实行封闭,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出校园。
3.镇卫生院人员到来后,学校要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工作。
4.由镇卫生院对可疑症状者进行初步筛检,并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同时联系市定点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派专车接至医院就诊。
5.可疑症状者被市定点医疗机构接走后,通风消毒组要在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对临时留观点及可疑症状者活动过的室内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6.若可疑症状者经市定点医疗机构诊治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在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市教育和体育局、学校全力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后续疫情防控专业处置工作。
7.若可疑症状者经市定点医疗机构诊治为非疑似病例但需住院治疗,要通知其家人配合医疗机构的治疗安排,住院治疗期间每天由家长向班主任老师报告就诊情况,班主任留好报告记录,如有需要及时向学校报告。
8.若可疑症状者无需住院治疗,经实验室或医生诊断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则由其家人将患者带回家居家治疗,视病情恢复情况持复课证明返校上课。
六、其他要求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结合疫情防控特殊背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疏导心理焦虑,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
2.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坚持多病同防,做好呼吸道、肠胃、肺结核、手足口、诺如病毒等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和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踪。
3.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较多,近视发生和加重的风险明显提高。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科学用眼护眼,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完全小学
2022年3月27日
附件:1.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完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附件1.docx
2.疫情报告程序附件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