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强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体校改革,努力开创学校持续发展新局面。今年学校连续五轮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山东省二十五届运动会输送学生荣获金牌24枚,奖牌50枚,列烟台市县级体校前茅。全年向烟台市输送42名优秀运动员。
(一)抓牢党建引领,树立一流品牌
1、围绕学校发展大局抓党建。
坚持党建工作引领一切。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讲政治的标准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系统组织十九大历次会议及二十大精神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党建工作,教育和引导党员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2、从严治党,完善党的组织体系。
抓党建促教育、抓党风促行风,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坚持日常党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机统一,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促进;强化“两个责任”担当,增强“两个责任”意识,认真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制度执行力,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以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落实“三会一课”,做到党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检查,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党员参加创城活动100余人次,参加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100余人次,参加基层体育指导服务190人次,学校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关键岗位全部由党员干部承担。
3、加强廉政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纪委、监察委文件,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强化日常监督,正风肃纪。民主决策,阳光采购,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推行党务政务公开,筑牢反腐防线。在考核、竞岗、评先选优等工作中,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以法治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4、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内涵创新。
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继续营造和弘扬平等、宽容、信任、尊重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突出校园环境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
5、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价值观、幸福观教育,引导教师热心从教、专心从教。遵纪守法,严以律己,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彰显学校形象,凝聚发展动力。
(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制定培养计划,围绕中层、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练员、新教师不同层面开展各类培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
1、以干事创业为主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增长领导干部的见识。
2、以《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估细则》为依据,以常规训练为突破口,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全面加强教练员培训工作,激发教练员队伍整体活力。引进专家进校园培训,安排年轻教练走出去跟队培训,促进教练专业发展,通过多元化的培训进修,搭建教练专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修制度,支持教练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培训。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以师徒结对等形式创造青年教师良好的成长条件。
3、学校以高尚师德引领教师发展方向,以校本培训夯实教师发展基础,以校本教研提升教师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让教师成为有追求、有品位、有思想的人。实现学科品牌效应,打造名师队伍。倡导教师阅读教育理论和专业书籍,形成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倡树典型,弘扬正气,对优秀教职工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开展进行全员讲座。通过“压担子”、“搭台子”等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规划》,适时进行梯队建设。
(三)开拓招生渠道,强化科研助推,积极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1、突破招生瓶颈,开拓招生选才新思路。开展输送基地创建,推进小龄化招生,加强教练员走基层,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基层学校工作。
2、继续深入基层学校对招生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摸清了招生质量下降、招生难的原因。及时总结2021年联办队存在的经验和不足,完善联办队管理机制。
3、加强科研,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将科研作为招生训练的新支点。加强科研在选材、训练中的跟踪服务作用。更新器材,更新训练理念,改变训练方法陈旧落后的局面。加强运动员心理跟踪,建立运动员心理数据库,适时将心理测试用于招生训练比赛各环节。
4、加大输送力度。以教练员考核为杠杆,抓住教体融合有利时机,选好苗子,选准苗子,不断提高输送数量、质量,输送保持烟台市领先。
(四)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平安校园
1、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更新,保证训练比赛的正常开展。今年争取政府投资470万元,更新塑胶跑道,增设2000座看台,篮球馆铺装了木地板,训练条件有了较大的提升。
2、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工作全员参与意识,改善安全防范设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建立、完善“预防为主、事前控制、防控结合、责任到人”的安全防控体系;强化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3、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一是细化压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完善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健全学生健康管理、晨午晚检、缺勤追踪报告、消毒通风等制度并规范落实。适时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演练,提高学生防病意识。做好疫情防控、疫苗、核酸、师生行踪、居家成员行踪统计工作,保证我校不出现问题。二是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积极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组织开展传染病常见病防控、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卫生定期检查;以“四个最严”标准狠抓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全年未出现安全问题。
(五)立德树人,强化文化教学、德育一体化建设
1、探索实践活动育人的新渠道。在固化“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活动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教育等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时政节点开展德育工作,适时开展“学雷锋活动”、“红色革命教育”、“我爱家乡”、“祖国在我心中”等实践教育活动。
2、以文化人,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开设10个社会实践课,今年开展了团建活动12次,开展军训、合唱、诵读、演讲等活动,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丰富学生多彩的校园生活。今年第一次参加教育和体育系统艺术月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3、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青春期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丰富心理教育的内涵。投资2万余元打造心理咨询室,积极应对“疫后综合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下步,我们要做到六个提升,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依法治校管理有提升;二是端正从教思想,师德师风有提升;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能力有提升;四是加强学校文化阵地建设,校园文化有提升;五是推进体教融合,联办队建设有提升;六是坚持立德树人,学生德育建设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