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作为教师,要切实把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相对陈旧,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较差,课堂活动单调沉闷等问题,导致课堂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为引领我校教师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精神,有效的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新课标下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1.认真研读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2.认识当前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探索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的有效路径。
4.注重实践应用。
5.教师反思修正。
二、研修对象
全体学科教师
三、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3年1月)认真研读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研修教师通过自主查阅文献,自学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做好笔记,教研组内研讨交流。通过专题讲座,明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哪些要求,活动策略及组织形式有哪些,活动结束后所有教师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心得体会上交。
第二阶段(2023年2月)认识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在专业团队引领下,研讨总结在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影响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第三阶段(2023年3月)探索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的有效路径
通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经验介绍和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方式,以案例为载体,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内教师共同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的有效路径。
第四阶段(2023年4月)注重实践应用,组内进行听评课活动
通过听评课活动,研讨并梳理实践中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研究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五阶段(2023年5—6月)教师反思修正
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再次实践应用。通过开展校内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示范课比赛,检验教师本学年的学习成果。
四、研修安排
1.认真研读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2023年1月 研读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假期居家学习
2.认识当前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
2023年2月 假期居家学习,开学后交流汇总
3.探索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的有效路径
2023年3月 教研组内及学校经验介绍
4.注重实践应用,组内进行听评课活动
2023年4月 组内教研活动
5.教师反思修正
2023年5—6月 校内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示范课比赛
6.考核总结
2023年7月 假期前完成研修考核,形成书面材料
五、研修考核
1.所有教师必须主动按时参加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以及教研组的各种教师学习活动。
2.学校定期对教师研修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求限期内改善提高。
3.学校对教师研修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全校表扬。
202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