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9月2日
参加人员:全体美术老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新进教师听评课
中心发言人:田坤
地点:美术教室
一、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反馈研讨。
逄登超老师的课:
1.注意板书的知识结构;
2.不同形态线的作用和魅力(或视觉感受);
3.《宴罢》线条的作用可从男性和女性的身份特点来分析,(直线和曲线、梳和密等);
4.两幅作品对比之后要着重分析课本范例作品-不同在哪里,相同的又是什么;
5.每幅作品美,美在哪里,要有专业性美术术语来描述,让学生感受到线的魅力到底在哪;
6.知识点没讲透,老师没有用专业美术术语来引导学生欣赏,导致学生不会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心里感受;线条在不同艺术种类中的运用作用魅力。
刘志远老师的课:
1.导入提问的时间有点长,语言表达可以;
2.看视频的时候不要讲授,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带着问题去看;
3.洞穴壁画的形成?
4.提问要图文并茂,不要考验学生的记忆力;
5.按时间这条主线,不同时期美术的艺术价值和存在形式的不同;
6.雕塑用时间有点长,《村道》是考点作品,透视关系要涉及到;
7.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什么?是否解决了什么是美术这个问题?和第二课美术家族成员多的教学目标一样吗?
8.课件字太小,板书知是本节课知识结构的框架体现,注意用心设计。
二、新进教师反思。
1.逄登超老师体会与感悟:授课完成后,对课标和教参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与深入。课程的设计还是要继续完善,比如课程中对“不同形态线的作用和魅力”可以搭配图片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要注意板书的知识结构要继续调整,板书不能太乱。要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美术术语来描述对作品的感受。深挖环节,精简环节。及时修改课件,课堂问题及时总结。
2.刘志远老师体会与感悟:听了各位老师的评课认识到了很多自身的问题。首先在课程安排上,逻辑不够清晰,在插图欣赏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定义相关内容。授课过程中环节结合得不够紧密,没有达到环环相扣。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会反思出现的教学问题。在课程设计的逻辑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插图的赏析要紧密结合,在小问题上对学生的提问要简练,提问时可以更多互动。让授课过程更加紧密更高效。
经过此次教研活动,新进教师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找到了自己改进的方向,相信不久这两位新老师将站稳讲台,成为美术组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