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招远市西苑学校初中部2021-2022学年度教学研究工作方案

日期:2021-09-08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以“核心素养课堂改革”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推进课堂教学生态结构改革,切实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授课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以及差异发展相结合的宗旨,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以和谐高效课堂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向各方面发展,坚持求新务实作风。“改进教学实践,解决面临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种种潜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二、教研目标

1.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学研究结合教学大比武,争取人人上优课,人人争名师。

2.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成人。

3.重视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跟随时代的步伐,加强教师新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专题培训,开启互联网+创新型的智慧教育。

三、教研要点

(一)着力推进 “生命教育”大概念、学科大概念和单元教学设计

大概念是指向具体学科知识背后的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它可以建立起不同的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围绕大概念系统规划进阶式教学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结构、实施单元教学评价,能够赋予单元教学以实质性的意义,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德育一体化、心育一体化和安育一体化的最全面、最丰富、最个性化的实施路径。

1.生命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

大概念有跨学科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之分。生命教育大概念是跨学科的大概念,对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形成生命成长的必备品格,从疫情防控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各学科可以在生命教育大概念统摄下,建立各自学科的学科大概念。所谓学科大概念,是指能反映学科的本质,居于学科的中心地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其主要特征为:⑴能反映学科的主要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学科结构的骨架和主干部分;⑵能统摄或包含大量的学科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解释力;⑶能提供对于理解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或关键工具,可运用于新的情境,具有持久的可迁移应用价值。学科大概念不是指学科中某一具体的概念或定理、法则等,如化学学科大概念“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揭示了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性质和相似性质的根本原因,成为人类理解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思维结构;生物学科大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可以解释变色龙的体表颜色随季节而发生变化、兔子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等很多现象,为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提供了基本思想。

2.学科大概念与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是近些年被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单元设计更被认为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

(1)有意义的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围绕大概念进行

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导致知识碎片化。然而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在大概念统摄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后,常规学科教学都要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组织,最终必须将重组的内容按照课时转化为课时设计。因此,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并不在于课时时长,而在于通过单元设计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2)有了大概念视角,单元教学才可能变为现实

单元教学希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难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空间”。单元教学设计通常要对知识进行整合,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愿意和敢于给学生自主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机会,与其对知识间联系的认知紧密相关,如果教师孤立地看待知识点,就会高估学生的困难,不敢给学生探究机会。

3.如何以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教务处组织各学科提前进行集体备课,以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也就是对单元教学内容以大概念为核心点支撑点进行重组和重构。

(1)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单元”

首先,立足学科整体高度,从具体内容出发,分析和挖掘教材具体内容背后的大概念(多个),并以大概念为视角来梳理相关内容,确定并形成意义关联知识单元;其次,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分析大概念的进阶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对大概念进行解构,分解成为课时目标(如何分步完成对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这于生命而言,真是不可或缺的思维品格。

(2)围绕大概念系统规划进阶式教学目标

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对大概念的理解,使其能够形成以大概念为统摄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亦即让学生在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等多个层面有所发展。这是大概念教学的核心目标,以这一核心目标为导向来系统地规划进阶式单元教学目标,需要基于大概念的发展历程、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具体教学内容特点进行系统考虑。大概念进阶目标可以是内容拓展,如从单一维度到多个维度,也可以是单一维度的认识深化。

在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再在生命教育大概念观照下和学科大概念统摄下,把目标分解到课时,进行课时备课。核心任务:设计形成问题清单并组织实施。

(3)推进课堂生态结构改革

深入研究和实践极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生态结构改革,把手机和班班通相联,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提供实践平台。大力推进“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水平评估制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生态结构改革,切实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授课水平。   

4.开发建设个性化校本课程

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动员学校有特长的教职员工,参与“个性化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真正落实体卫艺教学,进一步加强音体美刚性管理。

一是规范体育课常态教学,打造体育强校,锻造体育精神。以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体质测试、校园体育节为抓手,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促进体育精神的形成和对学生成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落实音美常规教学,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文化节、艺术月、艺术测评和多彩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快校本课程建设,严格落实音美常规教学要求。三是以校本课程建设统筹多彩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多彩实践活动项目以及活动流程。四是要依托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各种传统节日,如“六•一儿童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建军节”等打造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 四是设立“西苑学校校园文化节”,校园文化节以“艺术表演”“绘画书法”“传统文化”“多彩实践”“读书”等项目为主要内容,本着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使“文化节”与招远市艺术月完美对接,逐步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五是继续推进课后延时活动的多样性,让学生课后有管理,管理有方法,活动有意义。

(二)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促成教学科研机制形成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主题引领,课题带动、课堂延伸”的“问题清单”教研原则,开展基于问题的教学教研模式,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二是要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和中层领导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15节,通过听评课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倡跨学科听评课。

三是要强化教学检查,教务处在教学常规管理中,要对每次检查结果要以“教学简报”的形式下发到全体教师,让每一位教师干得明白,干得亮堂,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是要引导教师的自我研究意识,2021学年初,要让每一位教师申报自己的研究专题,并择时进行研究课展示和一师一优课以及校本课程建设深度融合。

五要树立“质量为本”的意识,探索教学质量监管新思路、新方式,抓好中考、会考,深入严格落实《西苑学校三级质量分析会制度》《教学常规日常督查制度》。加强对班主任工作培训和管理,坚定实施班教导会制度,制定详尽的班教导会流程,让每一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明确班教导会的任务和目标,并在平日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执行。

六要把微课制作作为一项技能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资源的整理上传一并形成为教师的个人技能,强化人人做好自己份内工作的氛围。

七要更新完善教学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文本,使与现行的教育教学运行体制相契合。制定更新《教学常规日常督查制度》《备课制度》《作业制度》等相关的教学管理规则。

八要发挥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规范课题研究行为,培养课题研究能力,带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注重实际应用,使课题研究成果不断地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

九要加强双语读写教学。英语学科要以翼课网和线下训练为依托,加强英语口语教学;语文学科要加强读写教学,力求做到“阅读量大、质优、表述准确、生动”,以校园文化节为平台举行全校性地英语口语大赛和全校性读书、写作、演讲大赛。

(三)找准立稳落脚点,全程实施“八步教学管理”

中考、会考关涉千家万户的利益,更涉及到上级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考核,必须引起全体西苑人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实施教学管理,从小学到初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中考这个基础教育“出口工程”的关键点。我们将以“学校引领教师教,教师引导学生学”为出发点,抓好教学的过程化、细节化管理。初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八步管理”模式。

1.计划管理。

从级部、班级到学科教师和学生个体,都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要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学生短期计划的制定,用一个个小目标促成激励机制,确保学生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

2.预习管理。

课后作业变身为预习性作业。这个作业有三个环节。一是读,10分钟通读教材,标记不明确的地方。二是写,把知识模糊、有思维障碍的点写下来,整理成为问题,培养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三是练,就是要尝试着完成相关练习题,会与不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账。

3.听课管理。

一是各年级必须让学生建立“听课笔记”,培养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二是要让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边听边记。三是要培养学生在听课中抓住自己预习中不会不懂的地方作为重点。不预习能听懂50%到60%,预习后能听懂80%到90%。

4.复习管理。

让学生按“想、查、看、记、说”五字决进行复习。教师要按照这一思路对学生进行复习管理。想,就是闭上眼睛回忆,把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这是课后学生最需要做的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查,就是根据回忆,查找模糊不清、回忆不起来的知识点。看,就是看课本和听课笔记上的重点,理线索,看那些记忆不牢固的知识点。记,就是标记下那些重难点和遗漏点,为以后的复习提供便利。说,就是复述,养成每天复述一天学过知识的习惯,听明白不是真明白,说明白才是真明白。坚持下去,记忆力、概括力都会得到提升。

5.作业管理。

巩固性作业要做到“三不”:不计时不作业,不复习不作业,不独立不作业。预习性作业要严格按照预习管理去运作。要求把错题整理和预习性作业以及探究性作业作为作业布置的主要内容。

6.错题管理。

初中各年级要建立错题本,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原题,二是错因分析,三是改正,四是归纳总结。

7.难题管理。

可以和错题本合二为一。一般来说,难题就是牵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错综复杂、思维跳跃性大、逻辑性强的题目。要引导学生用溯源法进行整理。三步溯源:一是列出题目涉及的知识清单,辨清内在联系;二是还原自己做题时的错误思路,找出“堵歧点”;三是借助答案和教师讲解,探究自己存在的盲区、弱点和漏洞。

8.考试管理。

学校教务处要设计出统一的“丢分管理表”,列出问题清单。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丢分题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是运算错误、知识点遗漏,还是非知识性失分,都要一一明确。

八步教学管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引导,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让学生在对学习认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在“八步管理”引导下,渐渐内化为自己的匠心精神。

(四)结合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加强教学研究,探索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方法

本学期要开展好初一教学研究活动。要做好学段衔接和学生的规范训练。重点研究小学和初中教学的衔接问题,特别是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要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提高等方面开展研究,以促使初一学生完全适应初中段的学习生活,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教法、学法与节奏。初二要抓好学生的规范训练,一是书写规范,二是解题格式规范,三是学科语言表述规范。同时,还要抓好初二的地理会考。初三要重点抓好历史、生物和信息技术的会考教学研究,努力提高“两率”。初四要抓好毕业水平测试的六大学科教学研究和音乐、美术、体育等的测试,要在优秀生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抓好各年级的英语口语竞赛,以及初三初四的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

(五)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整改

本学期调整教学常规检查形式。

1.主要以各学科布置的学生作业和检测内容为依据,检查教师的实际批改情况和课堂上讲授之后,学生的二次改错情况,不定期检查的累计记录将作为教师的常规考核得分。

2.不定期抽查学科布置作业情况,对超量作业的学科,警告之后,取消其作业资格,并扣责任制分数,作业提倡不在于量多,而在于学生作业质量,书写是否认真,答对率是否高。

3.教师的批改记录是否和学生的作业一致并且同步。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四、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内容

(一)参与、学习、观摩烟台市教学大比武。

(二)各学科根据招远市教学研究中心提出的学科教研主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三)每学期举行校级公开课。

1.校级公开课必须含有思政课

2.每周一次教研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