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坚持教学核心地位,坚持安全第一理念,围绕“常态化”做文章,修炼内功,提升内涵,凝聚内力,提高内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文件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双减”和“五项管理”为重点,规范教学常规,打造特色课程,创建品牌校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打造和美罗峰。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抓安全,作保障。
第一,严格岗位问责。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开学第一周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
第二,落实安全教育。做好烟台安全教育平台的使用;充分利用安全教材,开齐开好安全课;结合时令和我校周边特点做好专题性安全教育;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应急演练;严格落实“1530”安全警示教育模式;抓好校园欺凌教育,做好管制刀具的排查。
第三,抓实饮食安全。要严格执行原料采购、存储、加工、分发工作流程标准。对供货商资质进行核实,查验经营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肉类检验检疫证、健康证、身份证等等。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第四,杜绝溺水事故。夏天是溺水事故高发期。组织溺水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组织学生签订防溺水安全公约;建立防溺水重点学生台账;开展防溺水歌曲学唱活动。
第五,排查安全隐患。开学前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每月进行两次重点排查,随查随改,彻底整改,形成排查整改闭环系统。
第六,齐心协力抗疫。;做好重点地区来招、入境来招、四类重点人员的摸排;对省外返招人员严格管控;做好公共场所的日常通风与消毒;做好日常师生晨午检;做好疫情期间学生课间、上下学和就餐秩序管理;做好疫情期间人员进出校门的核查、登记、消毒制度。做好应急预案的完善与演练。
(二)唱响教学主旋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
要聚焦教学中心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应对教学短板,向高质高效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向主题教研要提高,夯实中考、会考和抽考基础。
第一,规范教学行为。严格落实“双减工作”、“五项管理”等相关规定,用足用活政策,严守教学行为底线。
1.落实“五项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2.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
第二,重视学风建设。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学风问题,把学风建设定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调度,形成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班主任、教师全员参与、全域全程管理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各个工作层面自觉抗起学风建设的责任;研究梳理学风建设方面的不足,分析学生学风问题的原因;根据工作各个层面的工作职责,谋划学风建设的策略,加强工作指导、参与、检查,避免应付做秀、推诿扯皮,一阵风式的工作态度,把学风建设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踏踏实实抓落实,做到措施落地、精准有效。
第三,加强教学研究。
1.结合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及期末考试数据,结合深度教学要求,认真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找准工作目标;着力在备课深度广度、试题研究、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有效讲解点拨、重视迁移运用上下功夫,达到深度理解、双基落实、方法掌握、思维发展、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聚精会神研究教学,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尽力在成绩提高上有起色。
2.搞活主题教研,提升教学水平。依托集团化教研模式,积极落实校内和校际间的理论学习、主题研究及反思交流等教研活动,为集团化办学机制打好理论基础;积极组织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题专项研究问题和学科教改问题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缩小与兄弟学校的教育均衡;借助教科研中心组织的集团内学校教研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送教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特色建设和师资素质整体提升。
第四,引导回归学习。着力解决部分学生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学习现状。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一生一策、差异要求,家校共育,持之以恒,不歧视、不放弃、严格要求、关心关爱、让学困生慢慢形成学习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尽力让学生回归学习。学校竭力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努力钻研教学,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抓好边缘学生,提高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
第五,强化教学管理。兼顾工作实效和各种检查,各种教学措施更务实有效,进一步提高教学常规的内涵,努力使各项教学常规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级部要根据年级实际、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学习时间统筹管理,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学习提供空间;规范作业布置;统筹任课教师课间、课后辅导时间安排,班主任要着眼班级学生全面,兼顾学生学科发展,不能光有一枝独秀,还要整体发展,各项教学活有序进行;会考年级、毕业年级要早谋划、早布局,做好复习时间、复习进度、模拟训练、各项常规工作的统筹安排。
第六,统筹各项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合理规划安排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社团活动,努力做到在教学成绩和各项社团活动比赛方面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第七,抓好实验教学。
1.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健全实验教学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实验教学相关人员职责,建立完整的仪器账册,完备仪器使用手续,提高仪器室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强化“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应用,修订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采购、保管、使用、回收、处置等管理办法。
3.规范实验教学实施,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实行实验计划、实验申报单、实验备课、实验报告 “四对口”。
4.充分准备初中实验操作考试,争取优异成绩。
第八,落实体育锻炼。严格落实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落实上午大课间“体能天天练”、下午体育活动课和“三操”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做好各种体育赛事的训练、参赛工作。抓好场地建设工作,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做好近视眼防控工作。
第九,提升美育水平。落实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推行“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班级合唱活动;组织好校园艺术月,做好节目的选拔排练,组队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月”活动,争取优异成绩。
第十,做好课题研究。继续做好烟台十四五课题《基于微课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以综合实践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研究》过程性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好县级课题《疫情下初中家校合育有效策略研究》结题工作,组织好课题组成员总结经验,写好结题报告,确保课题顺利结题。
第十一,搞好课后服务。学校将继续在“双减”这一背景下,深入贯彻招远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秉承“和、乐、美”的的办学理念,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以最优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奉上最丰富的特色课程。
第十二,迎接教育督导。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督导评估标准的学习,做好迎检分工。相关领导分工负责,做好平日工作资料的汇总整理,做好档案的归类建档,做好自查自纠,争取在市督导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推进德育一体化,落实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十九大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要求时刻记在心里,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探索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的德育工作模式。
第一,实行全科育人。 树立“德融数理”的理念,实施学科德育,将德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科的备课、上课、教研各环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学科蕴含的德育元素,找准结合点、着力点,研究学科德育方式,进行鲜活生动而富有内涵的学科德育。
第二,落实主题教育。以学雷锋日、植树节、清明节、五四节、端午节、六一节、七一等时间节点和间周一的升旗仪式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演讲、征文、手抄报评比、国旗下讲话和入队入团仪式,开展组织植树、学雷锋、祭奠英烈等实践活动。
第三,重视常规教育。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时间强化学生一日常规教育,重视校内秩序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抓好主题班会。学期初确定每周次班会主题,各班级要保障主题班会时间,留存好主题班会材料。
第五,做好心理教育。对师生思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排,对有思想心理问题的师生落实好教育管理,沟通疏导。
第六,开展法治教育。以校园欺凌和文明上网为重点,一方面利用班会开展常规性教育,一方面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第七,加强家校沟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一是充分发挥三级家委会以及家长学校的作用。二是利用电话、QQ群、微信群等媒介,随时与家长保持沟通。三是根据工作需要至少召开两次线上或者线下家长会。四是开展教师家访活动,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给与格外关注。
第八,抓实综合实践。将劳动教育作为综合实践主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劳动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好春季植树、蔬菜种植、花木修剪、研学旅行和公益劳动等活动。
第九,重视班级管理。强化班主任责任心,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好班主任培训,做好班主任考核;实施班级百分赛,坚持全面、经常、公平公正,每周汇总公布一次。
第十,严格教育扶贫。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规范办事程序,严格资助学生认定,完善各项手续。助学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不截留、挪用或虚报冒领,扶真贫,真扶贫。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重对资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第十一,抓好少先队、团队建设。对学生进行少先队、团队知识教育,开展入队入团活动,组织团员参与“青年大学习”,做好智慧团建填报工作。
第十二,营造文化氛围。各班级根据各项活动及时更新黑板报和教室外展板,开展学部评比活动;做好校园电子屏、橱窗、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招远市罗峰学校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