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秉承“向上、向美、向善,立志、立德、立信”校训,坚持“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幸福家庭,美丽社会——成就每一个十六中人”的办学理念,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创办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全体教师以高昂的斗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硬,取得了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双胜利,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开花,亮点纷呈,实现了新发展,得到了新突破。
一、继往开来,全面育人取得新成效
在全市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中,我校日常考核和综合评价全市领先。学校荣获烟台市创客教育示范校,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烟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预示着我校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回顾上学年的工作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教学工作取得新成效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不断加大管理措施,出台激励政策,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中考成绩再创佳绩:今年我校初四共有366名学生参加中考, 优秀率、合格率都取得理想成绩。227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中,特重19名,普通185名,自主招生5名,录取率达到57%。这批毕业学生基础较差,管理难度大。初四级部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学生成绩稳步提升任劳任怨,辛勤付出,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会考成绩也取得较大进步:信息技术、地理、生物、历史都较好得完成任务。会考学科教师深研教学,功不可没。
(二)教育教学竞赛取得新成效
上学年,我们发扬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抗的拼搏精神,各项教育教学竞赛精心组织,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英语口语比赛、书香校园创建、师生朗诵比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艺术素质测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校园影视作品创作、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等共计16项竞赛中均获得团体优秀奖和组织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三)社团建设取得新成效
学校大力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艺术活动,本着“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活起来”的原则,今春以来,学校积极组建了足球、篮球、乒乓球、踢毽、跳绳等体育社团和舞蹈、合唱、器乐、剪纸、创客等艺术社团,为学生发展特长,快乐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足球、篮球、乒乓球成绩突出,创客教育成绩显著。尤为让人自豪的是踢毽、跳绳社团今年暑假代表招远市参加2021年烟台市中学生运动会烟台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暨“中国体育彩票杯”体育联赛,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作为零基础、零比赛经验的两支队伍一鸣惊人,踢毽队获得总分季军,跳绳队获得总分第四的优异成绩。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体领导干部的辛勤努力,更得益于全体教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决心和勇气!
二、分析教育新形势,查摆教学工作短板问题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上级关于义务教育改革的重要精神和要求
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上级围绕教育改革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密集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做出重要部署,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梳理,深刻思考领会,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1.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一个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围绕教育质量提升,上级就学校美育、思政课建设、劳动教育、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遵循,我们都需要弄懂吃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2020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人才成长观(为党育人,为国育材)、选人用人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抓紧推进,狠抓落实、力争取得尽快实质性突破。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
3.自2020年3月,教育部围绕加强“五项管理”连续下发多个文件。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初中生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同时对就寝时间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下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要求中小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就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作业要体现异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初中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这些文件的密集出台,都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我们要严格执行,彻底解决“手机不离手、作业写不完、睡觉睡不够、体质缺锻炼、读物缺指导”等突出问题的“五项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
(二)正确认识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既要培养精英和栋梁之材,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我校全面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
“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对我市出台的“五项管理”有关文件,从执行情况看还不够理想。学生体质健康和近视防控问题迫在眉睫。2020年肥胖、龋齿、视力不良率等方面出现反弹,虽然疫情是产生反弹的重要原因,但现状仍然让人非常痛心。
(三)进一步明确我校教学工作目标
面对新挑战,就必须在改革创新中谋出路、谋发展;破解存在的问题,就要把准脉搏,对症下药,拿出更加有效的办法。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有干事创业的情怀、争先创优的勇气,有“等不得”“不能等”的紧迫感危机感。我们必须高点定位,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1.质量为本,打造高品质学校。确保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全市前2名,绩效考核达A类(17%)目标。
2.育人为本,培养高素质学生。中考会考目标:公办校,中考两率保二争一。会考两率力争保三争二抢第一。各类教育教学竞赛力争全部获奖。
3.是文化引领,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4.是优化环境,打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5.是勇于做教育品牌建设的排头兵。
三、聚焦教育改革,推动学校教学工作新突破
(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德育为先从德育内容看,中小学校对学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抓好传统美德、法治教育、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德育工作关键是抓好落实,从实施路径看:要坚持“课程育人”。深化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坚持以思政课为核心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各学科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探索利用微课程、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等发掘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坚持“活动育人”坚持“环境育人”。坚持“管理育人”。加强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育人成效。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抓紧研究部署,降低近视率,减少小胖墩,切实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坚持课程刚性管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是“红线”和“底线”,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随意侵占体育课程,同时要确保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22年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要建立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深化初中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按照要求,烟台市将采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评价方式,将分值提高,从2021年初中入学新生开始实施,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占比。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到2022年,学校要达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5%以上、优良率52%的目标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学习掌握1-2项运动技能。加强近视防控。《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推进计划》要求,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市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我们要确保完成省定目标和任务。强化学生军事训练。新生入学,继续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课时,保证军训质量,通过军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加强美育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开好美育课程。落实美育课程刚性要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音乐、美术)。开设以艺术课程为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美育课程,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建设美育特色学校。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基础上,统筹美育特色项目布局,努力培育美育特色学校。打造美育活动品牌。深化学校美育评价改革。
5.突出劳动教育地位。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学校将严格落实“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国家必修课地位。严格落实《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指导学生完成清单所规定的60项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基本任务。
6.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健康教育。
(二)聚焦教育质量提升,深化新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改革。
1.要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探索。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要加强国家课程的地方化与校本化研究和实施,打造我校教育的课程品牌。
2.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烟台市课堂教学改革之旅”为抓手,深入落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等重点选题,立方案、定课题、选教师、做试点、长跟踪,逐级、逐项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任务。
3.要加强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不单纯地以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学校、教师、学生。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完善综合评价体系,要将书面检测、实践性考查,以及学生日常表现、家长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深入实施“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我校是今年上半年刚申请获批的试点学校,新学年要提高试点建设与实施效果。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上半年,我校还获得烟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工作。学校将创新研修模式,对我校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的全员培训,促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课堂导入、课堂讲授、测验与练习及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等微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洋葱数学、洋葱物理、翼课网和我校现有的电教资源,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课堂大比武”、优质课比赛等活动,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等教研活动为主要形式,引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转变。
要瞄准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瓶颈问题,打造新型教与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下一学年我们要继续紧跟上级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议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从教使命,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为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不懈奋斗,为十六中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招远市第十六中学
2021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