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1-06-28     

字号:

基本情况: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5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3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6-9年级每周1-2课时。学校 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学校教育基地分别位于校门口附近大花坛、操场北与栏杆之间种植基地、音乐教室前冬青花坛附近。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26万元,用于劳动教育和学生外出综合实践学习方面。

4.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5. 学校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世武

副组长:张德辉

组  员:高庆强 姜春 张希勇 郭元增

2.研究小组

组  长:高庆强

组  员:姜学慧  张红娜   杨中文   王绍飞  孙海龙

二、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三、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葫芦种植基地,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参加公益性劳动,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三)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四)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五)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能力。

(六)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

五、学校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

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的评价主要围绕课程纲要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纲要的评价

(1)课程开设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我校办学理念为依托,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人与自然 、人与人和谐的生存理念。

(2)课程开设要合理利用学校和当地教育资源,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要体现实践性、科学性、和生成性特点。

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教师要在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善于激趣。

(2)教学中要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情知交融,启迪思维。

(3)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活动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有更多的问题。

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1)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全体参与,积极性高,善于思考,勇于质疑,见解有新意。

(2)在学习活动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收获,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4)成果展示:根据各门课程各自的提点,让学生和老师一起选择合适的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如作业展评,节目演出,汇报总结等。

对学生的评价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来进行。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文明校园、由我们共建!

(一)我们的目标:

1、创建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环境。

2 、调动同学们的劳动热情,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体魄,培养同学们的爱校情感。

3、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二)劳动内容:

根据学校的劳动周安排,结合包干区的情况,本次劳动周内容的安排如下:

1、区域内文明督导:文明用餐、文明用语。

2、区域内文明整治:宣传栏(牌)杂物清理、口香糖迹清除。

3、区域内保洁:杂物入篓,重点是绿化地上垃圾。文明有序:校园内生活区、教学区体育场的还留杂物。

4、考勤督导:不定期的对当天同学上岗情况

(三)劳动范围及参与对象:

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全部班级

(四)劳动时间:2020.10.19-10.23

(五)相关人员职责要求:

1、负责人必须监督同学们认真劳动,同时做到以身作则,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2、参与同学必须认真负责,准时到岗,上岗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并严格按要求完成检查督导任务。

3、各小组负责人必须严格要求,确保本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劳动任务。

4、劳动者如有不明之处,应及时向该片区负责人咨询。

5、各小组应在对应的劳动时间段提前10分钟上班,并做好签到工作,否则记以迟到和旷课。

7、督导组成员负责各区域的考勤。

8、劳动周期间如有变动将提前通知并进行相应调整;如没有任何变动,则按计划进行。

六、劳动要求

(一)文明整洁

劳动具体要求:积极引导同学们有秩序地排队用餐。

(二)文明保洁

劳动内容:校园内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

劳动具体要求:

1、清理教学区和生活区道路上及绿化带等公共场所的果皮纸屑,清理各楼层架空层、楼梯上的杂物。

2、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区域来回巡视,清理垃圾(包括垃圾袋、废纸、果皮、饮料瓶等各种杂物),并将其投入就近的垃圾桶。

3、参加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保质保量保洁到位,不得随意脱离岗位,不得自行分解,否则造成脱岗离岗或脏、乱、差的现象,要追究所在区域负责人的责任。

(三)考勤督导:

工作内容:不定期考察成员上岗情况

工作具体要求:

1、不定时考察各片区成员的上岗情况。

2、劝导无故离岗的成员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对于劝导无效者,给予警告。

3、参加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完成工作任务。

4、无故离岗者视情况将进行批评通告

七、具体内容

(一)区域划分

1、生活区:食堂、宿舍周围

2、教学区:教学楼

3、室外体育区:操场 图书阅览室附近、校门口花坛附近等

4、坚持每天1扫

(二)检查人员安排

星期一:初二劳动小组  星期二:初三劳动小组  

星期三:初一劳动小组       星期四:初四劳动小组  

星期五:初二劳动小组

(三)奖励制度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二名

由学工处盖章奖状

(四)后备:

1、检查活动进行时、各小组督导干事负责拍照留念。

2、若此活动时间内天气恶劣或意外、则会通知所有人暂停劳动。

“卫生周”检查扣分标准

请各个小组人员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评分时,被检查的班级可向检查人员询问结果信息,以下为具体的评分细则:

1、纸屑、瓜子壳或烟头每发现一次扣2分,每天最高扣至10分

2、塑料袋或“树挂”发现一次扣3分

3、发现包干区内乱贴乱画而没有清理的扣5分

4、存在不干活现象或态度不良的扣10分

5、黑板未擦洗、垃圾未倒的、地面有垃圾的、空座位有灰尘的、走廊天花板上有蜘蛛网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

6、发现不文明现象(践踏草地、破环公共财物)扣班级分10分

活动照片:

7.劳动清单。

家庭劳动:

(1)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自己刷鞋。

(3)整理衣橱,保持个人衣着整洁。

(4)每周帮忙刷碗或者拖地一次。

(5)每月洗一次枕巾和床单。

学校劳动

(1)合作完成班级值日周和卫生区的清扫任务。

(2)冬季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8. 教学设计。

《家务劳动我能行》活动实施案例

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  张红娜

【活动分析】

当今社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视,但忽视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不懂得关心他人、照顾他人。本次活动以家务劳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一个尊敬长辈、关心父母、自立自理的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和主动意识,感受父母的辛苦,懂得理解、尊敬、体贴父母,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在活动过程中,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融入生活,获得自信,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主动服务他人的情怀,增强对自我负责的意识。

4.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重难点】

1、学会做家务活,能积极主动做家务。

2、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

【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确定劳动内容,制定劳动计划

第二阶段:掌握劳动技能,参与劳动实践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展示,分享劳动经验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评价,提升劳动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劳动内容,制定劳动计划

一、 创设氛围,激情导入

播放家务劳动图片,学生讨论交流,填写表格:你以前做过哪些家务劳动?哪些家务最擅长?

老师总结:凡是家中的所有日常生活中要处理的事情都属于家务活。做饭、整理房间、洗衣服、检查家用电器的安全,进行维护、维修,照顾老幼的饮食起居等。

设计意图:初中生大多都做过家务劳动,所以本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产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制定活动计划,有的放矢

1.完成《妈妈(或家人)的一日家务劳动表》,了解家长家务劳动的辛苦。

妈妈(或家人)的一日家务劳动表

起床后


早饭后


上午



午饭后


下午


晚饭后


自己的感受:

学生通过了解妈妈的一日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反思,认识到妈妈劳动的辛苦,决心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制定家务劳动计划做好铺垫。

2.制定《我的周末劳动计划表》,做好家务劳动计划。

我的周末劳动计划表

时间

我要做什么

家长评价

星期六



星期日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了解家长的辛劳,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了解劳动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1.学生交流自己最拿手的一种家务劳动技能

2.了解几种常见的劳动技能。

做饭煮饭的程序:如果用电饭煲煮饭时,应先根据人数和煮稀饭还是干饭的计量来称米;淘净;将锅洗净后再根据人数和稀饭或干饭加水(用量具量);再插上插头,接通电源并将开关按到煮饭一档即可。

洗衣服:一是按内衣和外衣分类处理,二是按机洗、手洗、脱色、不脱色分类处理;三是用洗衣机洗完衣服后,必须检查是否切断了电源,是否关紧了水龙头。

3.安全第一,做家务劳动时,还应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

(1)用菜刀切菜时,防止伤到手。

(2)炒菜时,注意安全使用液化气。

(3)用锤子等工具修理家具时,不要敲到手上。

(4)拖瓷砖地板时,要防滑倒摔伤。应穿防滑的胶鞋。

(5)搞家庭卫生擦窗户时应特别注意防摔伤。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家务劳动的了解程度,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介绍常见的家务劳动技能和安全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二阶段:掌握劳动技能,参与劳动实践

周末回家按照计划表做家务,并把做家务的场景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发给老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回家把家务劳动计划落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体会家务劳动的乐趣,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展示,分享劳动经验

一、汇报展示,收获成功

1.老师整理学生家务劳动的图片和视频,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制成课件在班级展示。学生根据图片介绍劳动过程的内容,分享劳动经验。

2. 学生根据《妈妈(或家人)的一日家务劳动表》和《我的周末劳动计划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谈一谈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遇到了什么困难或问题?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发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展示交流,分享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收获,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和主动意识,感受父母的辛苦,懂得理解、尊敬、体贴父母,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知识竞赛,积累经验

家务劳动知识竞赛

1、擦玻璃时,先用湿抹布擦拭,再用( ),这样可以把残留水分带走,玻璃更干净。

A.餐巾纸 B.毛巾 C.干抹布 D.旧报纸

2、清洗陶瓷杯子时,可以用( )可以轻松洗干净。

A、醋 B.牙膏 C.盐 D.肥皂

3、手洗上衣时,要注意把领口、( )洗干净。

A.肩膀 B.衣摆 C.袖子 D.袖口

4、衣服刚染上墨水时,如果面积不大,可以用、洗涤剂或少量温牛奶搓洗,就能干净了。

A.清水 B.肥皂 C.粉笔灰 D.酒精

5、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 )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不容易掉色。

A.漂白水 B.50%的盐水 C.5%的盐水 D.醋

6、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7、以下哪种食品可以食用? ()

A.发霉的茶叶  B.发芽的土豆  C.变绿的豆芽  D.变红的汤圆

8、烧菜时最好在何时加碘盐以减少碘的损失

A、烧菜前用碘盐爆锅 B、烧菜加水前 C、烧菜加水后 D、菜将出锅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知识竞赛,总结家务劳动经验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劳动技能。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评价,提升劳动能力

一、学生针对自己做家务劳动写一篇心得体会,在班级交流

二、教师总结评价:

同学们,成长的道路需要有不断的实践和突破,相信你们在这次活动中各自收获了不少,内心也成长了不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美好的未来一定会照亮你们前进的路。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意识及能力显著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通过调查与观察,不但体会了父母劳动的辛苦,品尝到了劳动与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增强家庭责任感,使学生学会了反思,从而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获得发展。

本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中,这有赖于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有赖于活动前教师的指导,更有赖于家长的支持。通过家务劳动,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培养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和热爱劳动、动手实践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活动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在活动的总结交流阶段,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理顺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和体验,做到“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欠缺,学生回家进行家务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沟通、解决,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不够充分,我引领学生探究了方法,明确了步骤,却忽视了具体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总之,本次活动,我看到了学生体验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分享的喜悦,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也实现了德育课程实施一体化——在劳动中收获,在分享中成长。

9.成长档案。

发城初中劳动教育成长档案

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班级

劳动内容


教育收获


教师评价


10.学校成果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