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山其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京剧之乡美誉打造具有烟台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京剧艺术在烟台已经有110余年的历史,名角荟萃、票友众多,素有“京剧之乡”、“京剧码头”美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文化正逐渐消褪。将烟台的京剧文化传承发扬,让烟台“京剧之乡”的美誉传得更远更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您提到的烟台鸣野美术学校的梨粹坊泥塑脸谱艺术工作室,是京剧泥塑脸谱的制作大全基地,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们制作的108将、八仙等脸谱泥塑,做工精美、手工技艺,迎合当前不少中外游客口味。该泥塑脸谱艺术不仅能够丰富烟台文化市场,推动烟台旅游艺术纪念品市场的繁荣,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作为一种烟台历史上的特色文化记忆符号向国内外推介,将烟台 “京剧之乡”的故事讲述得更久更远,丰富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扩大城市知名度,为烟台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旅游商品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打造购物平台,加强“悦购烟台”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强化旅游商品研发创新,积极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有效繁荣了旅游购物市场。全市从事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达200余家,已形成水果果汁系列、黄金饰品系列、海产品系列等为代表的8大系列1万余种特色旅游商品。涌现出了黄金珠宝首饰城、招远皮革城、欣和企业、龙大食品、新海水产、悦泰水产、喜旺集团等一批骨干旅游商品企业。带领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国家、省级旅游商品博览会和旅游商品大赛,张裕葡萄酒、莱州多比克巧克力、“悦泰”海洋休闲食品、“梨润堂”莱阳梨膏荣获国家级金奖。目前,全市共有山东省旅游购物示范城市1个,山东省旅游休闲购物街区6家,山东省金牌旅游购物商店21家,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14家,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大师12位。
结合旅游景区、品牌连锁酒店等对外展示窗口,创新开发有针对性的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创加入旅游商品的“大家庭”,不仅拓展了非遗传播的途径,增加了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让旅游商品的内涵更加丰满,让地域文化的传播更接地气、更有市场效应。莱州草辫、龙口粉丝、胶东剪纸、海阳大秧歌、长岛渔号、八仙传说、螳螂拳、蓬莱小面、福山大面、莱阳梨等众多非遗项目得到长足发展。
下步,我们加强与旅游商品文创企业单位的沟通联系,推动泥塑脸谱艺术等商品作品发展,打造鲜美烟台好礼特色品牌。
一是争取政策支持。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中心制度,积极申请重点非遗项目资金,用于扶持特色手工技艺、非遗文创等项目发展。
二是做好项目对接。积极协调文创、非遗、手工技艺等生产研发企业单位与旅游购物商店、直播带货平台等商品包销商,推动项目形成产业化。
三是加强营销推介。组织参与举办各类商品展、文创大赛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组织旅游商品进景区活动,让更多游客能见识了解产品。利用文旅云平网络台,展示作品产品,凝练作品文化故事,列入“讲好烟台故事”内容。
四是抓好保护传承。改造提升烟台市非遗展馆,丰富展陈内容,建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留存历史记忆,展示非遗瑰宝。在全市筛选评定十佳“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争取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十百千”项目活动。为全市中小学提供10类以上传统舞蹈、曲艺、体育游艺、传统美术等非遗体验项目,覆盖全市100所中小学校和职业学院,参与体验学生在5000人次以上。组织相关专家到梨粹坊泥塑脸谱艺术工作室指导考察,提升京剧泥塑脸谱项目,争取列入市、省级非遗传承项目。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