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教研室和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为指导,树立教研兴教、质量为先的观念,围绕深化改革,内涵驱动,增效提质,特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深入科学地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打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构建有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进一步优化教学教研工作机制,完善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全面塑造特色教研文化和特色学校,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二、任务目标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研究将以“深度学习下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主题,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改进、学习过程的评价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切入点,通过“一主题两课例三研讨”模式,深入科学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使教研活动能够真正聚焦课堂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落实学科立德树人任务。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深度融合,通过理论学习、观摩和研讨活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教促研,以研带教”,从而为我校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实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三、具体措施
按照教研室和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结合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实际,本学期要突出做好四项重点工作和六项常规工作。
(一)重点工作
1.结合学科组主题教学研究活动继续全面推进和加大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在上学期的德育教研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应用;面向教师,重在实效”的教研工作方向,通过学科组主题教学研究活动持续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的德育性,真正做到“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把育智与育人相结合,把知识性与德育性相结合,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智德合一。通过“一主题两课列三研讨”将德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与活动中,进一步突出课堂德育教育的主体性,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融合的课程结构,深化各学科之间的德育教育的整体性。
2.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加强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凸显国家课程红色文化元素。
为了深化学习党史知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我校将继续深入挖掘部编教材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规划整合历史、语文等学科中富含红色教育点的教学内容,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优质课评选中,并将其作为评选的重要内容和参考。教师教案、教研活动材料中也要渗透红色文化元素并进行红色标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3.推动2.0信息化课堂建设,提升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调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电子白板、智慧课堂、微课制作、资源收集与利用等信息化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骨干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
4.深化教学研究,继续开展好我校的特色教研模式“一二三”主题教研活动,夯实新课程研究力度,求多元发展,增强实效。
我校由于学生数逐年减少,入职青年教师少,一线教师老龄化现象突出。面对这样的师资结构和老教师的固有教学模式与思想,怎样在面临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思维培养要求、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怎样运用信息化教学融合新课程内容,以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我们现在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本学期要通过加大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结合《基于新理念下的教师教学风格研究》课题,结合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积极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能从工作中找问题,从问题中找方法,找效率,以研促教,通过“科研式”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培养出我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二)常规工作
1.强化教研工作模式,提高教研工作效益。
(1)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教研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主管教学的各级领导、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做好跟进培训、现场指导和专业咨询等工作。要深入到教师中间,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做好专业型教研员和研究型管理员。
(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与合作研究能力。建设以小学科研究,大学科探讨,学科组整体解决的团队式工作模式,做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把相近学科与大概念学科相结合,通过组内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培训、课堂教学方法与效率研究、思维导图与学生兴趣、学科与德育一体化建设等多元化组合,真正发挥教研组的能力与合作,将加大对教研组工作的考核力度与奖罚力度,运用行政干预和政策激励,通过教研活动与一师一优课的结合,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达到资源共享,通过学科组的集体备课、集体出题,确定目标要求,积极发挥集体力量,提高研究的深入度、效率性、达成度。
各层次教研活动要做到有具体负责人,有详细的学期活动计划,有明确的目。在教研活动中,校长要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主管校长、教导主任要深入教研组、学科组参加、包组指导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突出针对性,要记载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要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
2.抓实抓好毕结业复习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集体学习与研究。各学科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考试说明和各年度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把握中考改革方向,研究命题规律、趋势、重点、难点和变化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总结探讨成功的复习模式和方法。
(2)加强监测与反馈。按照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查的要求,做好对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诊断和监测工作,获取比较真实的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科教师,提供研讨、交流、改进复习教学的措施,不断提高教研、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调查与分析。学校领导要根据学科教学实际,科学分析并找出薄弱学科和教师,作为工作重点全面分析找原因,深入研究定措施;通过听课指导、座谈交流、参与送课下乡活动、专题研究等方式,努力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通过科学评价、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适时召开各层次质量分析会、复习指导专题会,在抓边缘生、抓课堂复习课效率、抓考前准备及答题的对策和措施上下功夫。与各学科教研室工作步调保持一致,与兄弟校加强联系互通有无,做好学业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交流工作,摸准命题走向,探讨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研组分工:
教研组 | 教研组长 | 听课领导 |
语文 | 孙亚蕊 | 徐俊、王元龙 |
英语 | 王冬梅 | 杨刚、许振华 |
数学 | 王浩杰 | 林培美、刘元荣 |
物理 | 杨 洁 | 刘闪星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李丽春 | 许振华、杨广磊 |
政治 | ||
历史 | ||
美术 | 杨学枫 | 邵京峰 |
音乐 | ||
体育 | 杨 继 | |
信息技术 | 侯晓彤 |
3.创建特色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校本课程是伴随着学生的自我成长不断发展与丰富的。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校有特色,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把校本课程的特色创建作为提升我校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在结合我校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蚕庄镇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现有情境,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突出校本课程的地方化、有效化、实用化,突出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深入实际中、生活中、学生中、社区中进一步了解寻找校本课程建设的突入点,深入挖掘蚕庄镇红色教育的底子和文化,进一步挖掘教育性、故事性、人物性。继续编写有针对性和地方性相结合的校本课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创新活动进一步融合学生的需求编写相关的实用性的、特色性的校本课程。做到校本课程既有广度也有深度,通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激励政策,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热情。
4.认真组织落实“送课下乡”活动。
根据市教研室的部署,切实组织好各学科教师参与“送课下乡”活动,毕结业学科教师要求人人参与,要把听评活动的开展作为深化教学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校本教研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听评课和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二次教研或二次培训工作,为我校教师提供交流、分享和成长的平台,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成长。
5.在教研活动中强化信息化课堂教学建设,加强思维导图应用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思维导图在概念教学中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绘制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镇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交流障碍的状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发现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否有问题,做到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个体情况,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6.继续加强学习“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为提升我校教学专业化、信息化能力,结合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立足课堂教学,依靠教研活动,通过各种课型的骨干树标课、校级教研活动、微课程设计、几何画板、思维导图的运用等课型,进行全面综合打磨课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特别是通过教研研究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对教学常规进行全面加强,加强检查评价,规范教学常规,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技能,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发展。
四、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学校教研计划;指导教研组长制定教研组教研计划,研讨确定本学期研究主题、实施方案、任务分配和具体措施等。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规范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
3.各教研组组织学习主题教研理论、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四月份
1.开展各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和校级教研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和思政学科的主题研讨活动。
2.组织优势学科和青年教师在上学期校本课程编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编写有针对性和地方性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3.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参与落实“送课下乡”活动。
五月份
1.总结前期教研经验,继续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2.总结整理各组和校级教研活动研讨活动材料。
3. 做好督导室检查迎检工作 。
六月份
学校和各教研组进行工作总结。
五、学校教研活动安排
1.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
学科 | 主 题 | 主持人 |
语文 | 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策略研究 | 孙亚蕊 |
语文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孙亚蕊 | |
数学 | 数学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王浩杰 |
问题意识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王浩杰 | |
英语 | 德育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 王冬梅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策略研究 | 王冬梅 | |
化学 | 化学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杨 洁 |
物理 | 物理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杨 洁 |
地理 | 地理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李丽春 |
生物 | 生物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杨 洁 |
政治 | 政治教学中德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李丽春 |
历史 |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 李丽春 |
体育 | 足球运动 | 杨 继 |
音乐 | 优化音乐学科渗透德育 | 杨学枫 |
美术 | 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 杨学枫 |
信息技术 | 优化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 | 杨学纯 |
理化生 | 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策略研究 | 杨 洁 |
2.校级教研活动的安排
(1)3月上旬到4月中旬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2)3月上旬到5下旬开展三次校级思政学科的主题研讨活动。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2021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