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金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1-12-29     

字号: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东小学在一楼多媒体教室进行了“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行动研究”教研活动,进行了理论学习、教学模式研讨、课例打磨等事项,确立了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教学设计流程,由我校多学科多名骨干教师参与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中小学差异教育专项规划课题《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复习课教学行动研究》成功结题。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东小学

2020-2021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参加人员:赵福杰、毕海龙、时振杰、孟静波、邵尚斐、修一玉、全体语文组成员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行动研究

教研活动中心发言人:邵尚斐

一、活动讨论

1.什么是思维导图?

2.语文复习课中可用的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3.思维导图的优点以及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哪些实际作用?

4.课例打磨,怎样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实用的语文复习课流程?

二、活动总结

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课题,开展了“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语文复习课行动研究”,力图促进教师在课堂复习课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效能,缩小学生学习差异,形成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让学生在接触中会使用制作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学习,减轻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通过研究学习,教师以整体架构的视角,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教给学生学习、记忆、思考、作业的工具—思维导图,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重难点,复习时学生可以将基本知识点整理成知识网络和结构树,立体化掌握好知识,印象深,记忆牢,减轻学习负担。

三、活动成果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在单元复习课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如下优点:让学生灵活把握教材编写思路并创造性和有选择性的使用教材,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接受”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改变“知识片面化”,完善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重难点上,通过发散思维和细致的观察整合单元知识和构建可视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单元复习效率。

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由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因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反响是明显的:

1)学生层面

①学生自主归纳知识习惯得到优质培养。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中,对整体知识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梳理、消化和把握,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增强了思维品质和能力。

②转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能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复习归纳体系,并进一步促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增强。

③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认知能力。

2)教师层面

教师应用和指导思维导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提升了语文团队靶向教研能力,为复习课教学赋能增效。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对思维导图的认识都有了提高。研究的开展和培训,使教师们有了理论指导和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类研讨活动,促进了我校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中小学差异教育专项规划课题《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小学复习课教学行动研究》的成功结题,提高了语文组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