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1年11月24日烟台市医保局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1-11-24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1月24日上午10:00举行烟台市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政策调整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秋,党组成员、副局长高腾波介绍政策调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宫海涛:

新闻界的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广泛动员全市居民积极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回应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关切。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烟台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秋,党组成员、副局长高腾波,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参会的还有:市医保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和中央、省驻烟新闻媒体、烟台市直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医保局王永秋局长介绍医疗保障待遇政策的调整情况,大家欢迎。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永秋: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烟台市医疗保障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国家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人民群众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市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所需所盼不懈努力,持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今年以来,市医保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优化提高了多项待遇保障标准:

门诊保障方面。提高了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水平,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高血压患者年最高报销400元,糖尿病患者年最高报销600元,同时患有“两病”的患者年最高报销800元;提高居民医保普通门诊年最高报销限额,一档缴费的参保居民最高报销限额由100元提高到200元,二档缴费的参保居民年最高报销限额由200元提高到350元;扩大门诊慢病保障范围,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6种疾病纳入门诊慢病保障,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慢病病种数量分别达到77种、66种,位居全省前列。

住院保障方面,降低了多次住院患者住院起付线,第二次住院起付线减半、第三次开始起付线每次仅为100元;建立职工大病保险按额度保障机制,起付线标准为1.6万元,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1.6万元以上(含1.6万元),5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70%的补偿;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部分给予80%的补偿。一个医疗年度内,年最高支付限额60万元。

用药保障方面。建立了国家谈判药品门诊保障机制,将33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门诊报销;落地实施五批次218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幅均超过50%,相关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降低。通过上述政策,有效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保服务便捷度,近期,市医保局调整出台6项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如下:

一、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病起付线政策。参保居民同时患甲、乙类门诊慢病的,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每人只支付一个起付线标准300元,也就是说原来由2个起付线改为只有一个起付线,减轻了慢性病患者负担。    

二、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83%、88%提高到90%,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二档缴费的参保居民在二级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2%。

三、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二、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政策调整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政策为:在职职工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因病每次住院的医疗费用(不含不予从统筹基金中支付的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根据医院级别实行分段累进制报销: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二级医院,起付标准至1万元(含)的部分按85%报销、1万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三级医院,起付标准至5000元(含)的部分按80%报销、5000元至1万元(含)的部分按85%报销、1万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退休人员在上述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5%。

政策调整后的住院报销比例为:在职职工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1万元(含)的部分按85%报销、1万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退休人员在上述支付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5%。

四、降低123类药品的患者首先自付比例。职工医保首先自付比例降低5%,居民医保首先自付比例降低10%,涵盖了治疗糖尿病、乙肝、白血病等疾病的几千种常用药品及特殊疗效药品。

五、优化提升门诊慢病经办服务。70种门诊慢病可以在全市183家定点医院直接办结、“零跑腿”、“一次办好”;在毓璜顶医院等46家医保定点医院窗口实现门诊慢病费用“一单制”“一窗口”“一站式”结算,患者只需缴纳个人自付部分,进一步提升门诊慢病结算便捷度,让数据多跑路、参保患者少跑腿,减轻患者垫资压力。

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全流程应用。12月底前,60%的全市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实现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线上建档、线下自助机挂号、签到就诊、医保结算、检查取药、报告查询等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服务。

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的医疗负担,提升医保公共服务的便捷度,让群众就医报销更顺心、更省事、更便捷。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宫海涛: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大众日报记者:

为了“让患者少跑腿”,今年医保部门对门诊慢病服务做了很多优化升级,请详细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市医保局副局长 高腾波:

以往,我市参保人员办理门诊慢病需要出院后携带住院病历等材料,前往参保地医保部门申办门诊慢病,再返回其居住地签约医院就医购药,整个过程耗时长、群众跑腿多。为保障参保人员及时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市医保局深化流程再造,建立了门诊慢病申报、确认、备案、反馈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了门诊慢病确认备案业务“全市通办”“一次办好”,参保人员可在全市183家具备申报审核条件的医院直接办结70种门诊慢病,经医院医保办审核,符合条件的在就诊医院当场登记、备案,领取病历手册,无需再到医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直接办理门诊慢性病6万余人,占申办总人数的80%以上,切实提升了经办服务效率,减轻了群众办事负担。

山东广电记者:

随着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异地就医保障备受老百姓关注。今年,围绕医保卡“一卡通行”,医保部门做了很多工作。请给我们介绍下目前在省内和跨省“一卡通行”覆盖情况。谢谢!

市医保局副局长 高腾波:

目前,省内“一卡通行”方面:烟台市有4836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了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刷卡,实现定点医药机构“一卡通行”全覆盖;省内门诊慢病异地联网结算医疗机构总数达到228家,开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极大提升了省内医保异地结算服务体验。跨省“一卡通行”方面:我市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职工可在全国已开通跨省联网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刷卡结算。为打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购药结算障碍,我市在省内实现一卡通行的基础上,按照省医保局部署,通过对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外省的参保人员凡是原参保地支持跨省医保卡结算的,都可以在我市252家定点医院和631家定点零售药店使用医保卡个人账户结算,开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极大提高了外来人员就医便捷度,为宜业宜居宜游烟台建设贡献医保力量。

烟台日报记者:

目前正处在2022年度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请问,缴费标准与往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鼓励居民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尽早缴费呢?谢谢。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永秋:

2022年度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保持与2021年度一致,一档为每人每年370元,二档为每人每年520元。参保居民可根据经济条件和医疗保障需求,自愿选择缴费档次,享受相应档次的待遇。二档缴费的待遇标准高。需要说明的是,我市2022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连续两年没有增加,而财政补助标准每年增加30元,2021年财政补助达到580元/人,财政补助增长金额大于个人自缴部分。

2022年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到12月31日就结束了,我们呼吁全市城乡居民,及时缴纳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内,只需要缴纳个人缴费部分,集中缴费期后参保则需要缴纳个人缴费部分、政府补助部分之和,并且缴费3个月后才能享受待遇,所以提醒广大城乡居民要抓紧时间参保缴费,以免影响明年享受医疗待遇。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宫海涛:

各位记者朋友,医保待遇政策调整是保基本、惠民生的一件大事,希望媒体朋友们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传播优势,精心提炼、用心采写,推出有质量、有深度的稿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保意识,促进我市医疗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由于此项工作专业性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各媒体在报到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提供给大家的新闻素材,准确采制新闻,拿不准的一定要向市医保局咨询清楚,稿件形成后发到群里,请医保局把关后再刊发,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局长,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