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教学研究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教育创新的基石。依据招远市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和相关精神,西苑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确立“面向未来,立德树人,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为依托,积极推动教育科研成果向教育生产力的转化,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思路,推动学校走上“特色办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之路。
二、长远目标
1.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创设民主、和谐、奋进的科研氛围,形成完善的奖惩机制。
2.促进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课程的研究与发展,强化教师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3.以课程建设为立足点,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课堂结构改革,服务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落实好课后延时服务,让教育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延展性。
5.建立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网络科研体系,以云资源平台、大数据、云课堂等智能教育手段,促进教育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网络教研健康发展。
三、组织机构
西苑学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潘鲁辉
副组长:肖志勇
成 员:赵春丽 陈丽梅 各学科组教研组长
四、具体实施
(一)形成制度引领机制,促进教科研常态化
1.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把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科研的全面规划,为科研工作建章立制,确保人力、物力到位,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2.成立校级教科研部门。成立校级教科研室,配备教科研主任。负责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实施和动态管理,交流、评选和推广科研成果等工作,同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分类收集、整理归档。
3.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西苑学校教科室岗位职责》《西苑学校教科室主任职责》《西苑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课后延时服务管理制度》《体育教学研究实施方案》《艺术特色教学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教学研究管理。
4.加大教科研考核权重。学校将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纳入考核指标序列并加大考核权重,形成教科研笼罩并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局面。
5.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广大教师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守护成长的办学理念,去审视和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确立教科研课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从而提高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科研、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并通过加强教育科研让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二)构建梯级课题团队,力促科研成果出笼
1.学校教育科研将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入手,引导教师依托自己所任学科教学,从小范围、小角度上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逐步引导教师确立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科研意识,打造科研能力,让自己这一最基层的科研体发挥能动性,为科研引领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校将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科研共同体,建立校级课题研究团队。将文化课堂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纳入到常年重点工作,落实好艺术、体育、劳动、综合实践团队建设,确立系列课题,促进教学研究有序有效开展。
3.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的学科组相关人员自动成为一个科研共同体,学校将从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加大对承担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团队的支持力度,并责成团队按照学校出台的课题研究制度性要求开展工作,以期取得相关科研成果。
4.学校将以综合实践项目团队为依托,成立综合实践科研共同体,拓展教师成长渠道,努力为老师们搭建科研成才的平台。
5.以德育一体化和数字化作为教育科研展开的背景平台,把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班主任工作全方位置于德育一体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探索,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置于全面面向数字化智慧态的背景中,进行小步伐、小课题研究。
(三)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横向拓宽科研等途径
结合学校构建的教育教学体系,根据实际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题挖掘。在纵向上:九月开学军训、十月研学、十一月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并启动文化节筹备活动、十二月文化节与来年三月份艺术月接轨,四月份研学活动,五月份体育节,六月中考。在横向上:智慧校园、教师队伍、德育一体化、教育科研、校园文化、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研学活动、影视教育等项目。在这个教育教学体系框架下,以“融合发展”的思路,确定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主攻方向和具体课题。
在这个教育体系框架之中,在管理上,我们已经逐步走向扁平化,我们成立的各个团队,正在使原有的管理体制发生改变,离我们规划的各项目部、学生服务部和教师服务部越来越近。每位教师都分属不同的部门,承担不同的工作,这是学校的科研大课题。
在这样的教育架构之下,如何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守护学生的成长,学生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家校如何才能同向发力,如何利用音体美以及多彩实践项目规避差生的出现等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这样的教育架构之下,如何拓宽科研渠道,拓展教师成长路径,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重点。学校将针对每位教师的特长,对教师的科研方向、内容选择、成果定位等方面进行长远规划,帮助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成就教师的职业获得感。
教育科研的重点工作就是,如何把教育教学科研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融二为一,既做好科研工作,又促进教学发展,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高端化、学术化,而不是两张皮,引领教师走向更优秀,更强大,这是西苑学校教育科研先行的初衷。
(四)加强教师培训指导,强力支撑教育科研
1.名家助研
学校将邀请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座和指导,从宏观上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使教师掌握课题选择、研究开展、成果转化以及论文撰写等科研技能,提升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更多的教师成为名师搭建平台。
学校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组织校内科研骨干定期为全校教师举办相关讲座;尤其是外出培训的教师要举办讲座或者展示课,对培训内容深入研讨,以期从中挖掘更深的内容和更新的视角,加以拓展和创新。
2.培训鉴研
学校将利用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选送更多的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各个项目相关负责人外出培训,让项目教师掌握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并引导教师在综合实践项目上拓宽自己的成长之路。
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将受训内容课题化,或专题讲座,或讲汇报课,让相关学科每位教师能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科研养分,增强科研能力。
3.以教促研
要引导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内进行集体备课,以集体研讨的方式进行研究讨论,记录在案,并将研讨成果发扬光大。
要以个人小专题为引领,形成“教中研、研中教”的工作局面,以教研促进教学,以教学促教研,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让每个人得到成长,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4.平台展研
学校把每年十一月为“教育科研月”,召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会,进行科研经验交流、科研成果评比,并把评比结果作为推荐更高级别的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学校会通过水母网、以及影视教育联盟学校、少年作家研学基地联盟学校的平台,加强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大对优秀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同时加强与烟台机械工程学校等职业院校的联系,加强综合实践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档次和内涵,力争在综合实践方面拿出多出成果,让有上进心的老师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对于重大的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我们将邀请招远市级或者烟台市级专家领导出席,以加大推广力度,并把重大科研成果列为对西苑学校有突出贡献的名单,出台专门文件加以表彰存档 ;在考核中提请评审委员会予以优先级考虑。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
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安排专项科研经费,支持教育科研。对于课题组或者是其他教育科研团队活动,学校将安排一定的经费加以支持,努力为教师搞好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制度保障
学校将出台教育科研的相关制度文件,对教学研究工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规定,引导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同时学校将把对考核政策进行调整,突出教育科研的带头作用,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考核和岗位聘任紧密挂靠,与评先树优大力结合,加大教育科研在考核中所占权重,让教育科研成为与课堂教学并列并重的考核指标。
3.平台保障
学校将以学校教科室牵头,创办科研校刊栏目《教科苑》,与前期规划的校刊栏目《心苑》融二为一,成立校刊编辑部,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及时报道学校和上级教育科研动态,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的创新之举,对各个学科组开展教育科研情况进行介绍和点评。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更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的教师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打造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研究型校园”。
学校积极与教育科研单位、相关报刊、杂志社联系,为教育科研出成绩、出成果搭建更大更权威的展示平台,鼓励教师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学会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指导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