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烟台山国家4A级景区到国家5A级景区转化,提升文化档次,讲好烟台故事,展现烟台地标形象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烟台山位于烟台市区北端,东、北、西三面环海、南靠繁华的百年历史名街朝阳街,地理位置优越。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海上侵扰,在设“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同时,在其北山顶建“狼烟台”,烟台山和烟台市由此得名。1861年,烟台被迫开埠,成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先后有英国、美国、丹麦、日本等16个国家在烟台山及周边建领事馆,至今山上仍保留上述4个国家的领事馆旧址。随着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入侵和渗透,许多国家在烟台山周围修建医院、洋行、教堂、学校等建筑,产生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加速了烟台近代化历程。烟台山文化底蕴丰厚、建筑风格各异,时代气息浓郁。有亚洲现存最早的英国“外廊式”建筑,有丹麦、美国、法国等国家的领事馆旧址,被喻为亚洲最大的领事馆建筑群。此外,山上还有烽火台、龙王庙、忠烈祠、惹浪亭等民俗建筑;百年冬青长廊、连心桥、600年古栾树等自然景观。现为山东省文明景区、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
一、展览内容丰富,初步形成博物馆群
烟台山总占地面积24公顷,保存完整且正常使用的近代建筑有27(栋)组,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0%。近年来,在做好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及修缮的基础上,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全力推进烟台山三防工程建设。做好文物的合理利用,按照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利用方针,举办各类公益性展陈展览,丰富和活跃市民文化生活,提升烟台山文化名山内涵。
一是公益性展览:利用美国领事馆旧址(建于20世纪初,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建办了以展现烟台近代开埠历史为主题的《烟台开埠陈列馆》。利用德式楼旧址(建于19世纪末,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09平方米)以弘扬胶东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利用东海关总监察长官邸旧址(建于19世纪中叶,单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以展示烟台历史文化名人风采为核心的《烟台冰心纪念馆》。利用东海关副税务司官邸旧址(建于19世纪末,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36平方米)反映烟台京剧码头发展史的《烟台京剧艺术馆》。利用丹麦领事馆旧址(建于1890年,两层,石木结构,建筑面积342平方米)建办的《丹麦领事馆旧址复原陈列展》等固定展览。
二是企业投资兴建的民间博物馆及展览馆。利用英国领事馆官邸旧址(建于18世纪60年代,单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建办的《烟台啤酒博物馆》。利用英国领事馆附属建筑(建筑面积551平方米)建办的《中国锁具博物馆》。利用西葛洋行旧址(建于19世纪末,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28平方米)建办的《山海美术馆》。利用日本领事馆旧址(建于1938年,三层,砖石结构,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建办的《旗袍博物馆》等等由企业建办的系列展陈展览,更好的发挥了历史建筑应有的宣教及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三是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在做好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传承、保护、利用的同时,按照市委组织部和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发掘烟台山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保存完整的革命遗址抗日烈士纪念碑,精心打造烟台山胶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确定了烟台开埠陈列馆、胶东革命史陈列馆、抗日烈士纪念碑“三点一线”的现场教学线路,配合各级党委开展党员干部现场教学活动,在宣传胶东革命抗战历史,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教育全市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胶东革命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台山也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窗口单位。
二、整合资源,联动发展
烟台山地处烟台市中心,是烟台的母亲山,地位价值高,周边资源丰富,是烟台核心旅游资源的聚集区,有朝阳街所城里、滨海广场、广仁路风情步行街、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第一海水浴场和东炮台等。2018年烟台出台《烟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出要打造“烟台古城”5A级旅游景区,发挥中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两大历史街区为核心,联动滨海广场、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广仁路开埠文化旅游区、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塔山旅游风景区、毓璜顶公园、东炮台、西炮台、福建会馆、烟台市博物馆等景区(点),积极挖掘中心城区海防文化、开埠文化、商埠文化、民俗文化、仙道文化、葡萄酒文化等本土文化旅游品牌内涵,以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区域位置和业态主题,构筑烟台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打造和“烟台第一会客厅”、烟台全域旅游示范带动区和城市形象新名片。
三、景区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文旅名城”建设战略部署,顺应旅游新环境、新常态、新趋势,加快推动全市旅游景区全面转型升级,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烟台市政府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烟台市旅游景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烟旅联办〔2017〕7号),按照“整治、创建、提升”三个并重原则,推进旅游景区功能转型、产品创新和要素聚集,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服务品质优良、综合效益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景区集群,加快推动我市旅游景区从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型发展。烟台山景区的产品业态、配套设施、智能水平、管理服务和旅游环境等得到提升,设立了旅游志愿服务站,环境卫生情况改善,搭建了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管理更规范,实现景区高质量发展。
烟台山景区是芝罘仙境项目的重要支撑,我们将积极推进芝罘仙境项目建设,按照5A级景区标准进行项目打造,制定保护措施与规章制度,保持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护好烟台山景区。推进旅游景区绿化美化洁化,做到旅游景区内建筑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加强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对景区内外服务摊点及脏、乱、差现象进行清理整顿,确保环境卫生良好。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对旅游景区厕所进行整改提升,做到布局合理,数量充足,位置合理,标识醒目,全部达到A级旅游厕所标准。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3月29日
联系单位: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6663840
抄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