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07X9/2018-25857 成文日期: 2018-11-19
发布机构: 林业局 组配分类: 生态文明建设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262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18-10-19      来源: 烟台市林业局

字号: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262号提案的答复

 

邵伟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恢复农村河溪生态环境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位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先后实施了三年大造林工程、三年水系绿化工程和森林城市美丽烟台工程,都把水系绿化、村镇绿化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规划建设了门楼水库、夹河、辛安河、逛荡河、鱼鸟河、沁水河、五龙河、黄水河等一批水系绿化精品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水系生态防护和景观功能。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暨乡村文明行动、河道及水源地治理和五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全面提高农村综合环境质量。通过连续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城乡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全市林地面积达到82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40%,均居全省首位。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化建设、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等重要部署,进一步提升国土绿化水平,自2018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1月16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国土绿化提升工程动员暨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署了责任状,全面启动实施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包含五大工程,分别是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退耕还果还林工程、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到2020年,全市将完成造林生态修复32万亩、森林抚育60万亩,全市林地面积将达到840万亩,林木绿化率将达到42%以上。加大对现有荒山荒滩、疏林地造林力度,对河流、水库流域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为城市水源地提供可靠生态支撑;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以外区域,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严重沙化土地、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的耕地以及不适宜耕作土地、未利用土地等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对全市现有和新建公路、铁路沿线周边可视范围内荒山荒坡、农田林网及城郊结合部和村镇进行绿化美化,注重增加常绿和彩色树种,提升景观效果;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对退化和低效林分进行改造提升,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精准提升森林多种功能,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造林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发展集中连片、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绿色美丽新农村。同时,继续深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活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4月份,市委农工办、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编制了《烟台市农村振兴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将实施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和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列入规划中,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森林、湿地等重点区域补偿机制。对集中式饮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为加快国土绿化进程,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烟台市林业局    

2018年5月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