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今年1月5-10日召开。“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提出建议提案635件(人大代表建议192件、政协提案443件),其中,交市政府系统办理的611件,占会议期间建议提案总件数的96%。
一、社会建设方面203件,占总数的33.2%。主要有:教师职称评聘;将体检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调整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建立脑卒中综合防控体系;加大对呼吸系统慢病投入和管理;推行就医实名制;加强社区儿科医疗建设;加快发展民营医院机构建设,取消对民营医院限制;将体检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推行将困难企业职工转为居民医保;推进医养融合一体化服务,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慢病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改进、落实引进人才政策;优化审批流程;建设公益性墓地;恢复历史地名;科学规划,统筹城市道路施工,减少交通拥堵;合理开发和设置城市停车位,有效解决市民停车难;尽快建立共享单车规范发展制度;构建多部门大交通管理格局;完善公交体系促进五区融合;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增加公交线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改善居民供暖;加快棚户区改造;设立社会矛盾综合化解中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
二、经济建设方面196件,占总数的32%。主要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加大对烟台黄金产业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开发政策扶持;开创智慧城市,引领信息智能产业化;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人工智能化改造;制造业中推行绿色制造;整合信息资源,促进大数据产业;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打造开埠工业文化旅游集合群;整治民间融资乱象,加大防范处置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红旗中路与机场路高架桥;对蓁山路西延工程泄洪管道改造进行延伸配套;智能24小时无人超市进社区;加速环渤海潍烟高铁建设;加快建设潍坊-烟台段高铁;提高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标准;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取代地铁建设;加快推进“岛产城一体化”建设;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打造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着力建设空港物流及临港产业聚集区;提升旅游软环境,深度开发全域旅游特色品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等。
三、文化建设方面70件,占总数的11.4%。主要有:讲好烟台故事,打造烟台城市文化名片;加大对县级民营实体书店扶持;结合朝阳街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国鲁菜文化博物馆”;加快推进“研学旅行”工作;充分发挥驻烟高校作用,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在中小学实施“厕所革命”;合理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解决入学难问题;企业研发与驻烟高校专业设置挂钩,打造烟台双一流高校,解决优势产业人才缺口;不断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组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助推海洋强市建设;科学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地域性文化旅游;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加快推进科技馆新馆建设;进一步推进“书香烟台”建设;推进京剧进校园等。
四、生态文明方面77件,占总数的12.6%。主要有:加快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大气环境;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构建可靠稳定能源供应体系;加强水资源建设管理;加强夹河流域水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加强农村河道治理;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生态环境赔偿制度建设;调整沿海防护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完善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城市中水利用;在市区试行垃圾分类处理;出台建筑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加快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土壤改良修复等。
五、政治建设方面65件,占总数的10.6%。主要有:促进新型智库与协商民主融合发展,助推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加强保护外卖员合法权益及规范整治外卖交通;加强居民小区的安全防范;加强道路交通“礼让行人”执法;加强我市海岸带保护立法;加强医法领域沟通,有效促进医患纠纷解决;加强民间社团组织管理,提升社团组织社会责任;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管理政府互联网端”等。
上述建议提案,目前已按规定转交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央省属驻烟有关单位办理。为扎实做好今年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烟办发电〔2018〕12号),对办理程序、方式、时限和质量等提出了要求,各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办理,确保按时办结。市政府办公室将会同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对办理情况定期调度、跟踪督办、及时通报,推动办理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