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学大比武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激励作用,搭建“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提升”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深入开展新课标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能力。
二、活动安排
计划利用三个周次的时间完成校赛,此次学校优质课活动参赛教师共分成6个大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组,报名人数多,独立成组;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编成一组;道法、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组编成一组;音乐、体育、美术组和综合实践编成一组,每组设一名组长,评委6名。除音体美和综合实践组外,其他组的比赛地点都在六楼录播室。
时间安排:史地政:周一;英语组:周二;数学组:周三;
物化生信息组:周四;语文组:周五
参赛人员: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45周岁以上的教师自主申报参与。
45周岁以下的教师如申请不参加此活动,需将放弃协议签单交到教务处,凡个人原因不参加者引发的所有问题后果自负。
活动结束后,按比例完成校级优秀课评奖,依据学科参评总人数的50%,按3:5:2确定一二三等奖。评奖结果作为学校向上一级部门推送参与相关活动的依据。本次活动参赛情况及参赛成绩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及年度考核。
语数英三个大学科组长组织参赛教师抓出讲课周次,报教务处。讲课内容由各评委组长根据教学进度确定,同一周次讲课的教师要安排同一节授课内容。讲课年级由教务处定,任课教师抓上课班级,级部主任负责协调课节。3月3号周次讲课内容2月21号通知;3月10号周次讲课内容2月28号通知;3月17号周次讲课内容3月7号通知;4月7号周次讲课内容3月28号通知,4月14号周次讲课内容4月3号通知。讲课前一天评委组长组织教师抓讲课顺序与班级。
三、校赛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
组 长 衣晓东
副组长 郭惠平、姜丽红
组 员 车忠展 费祯红 林峰岭 于 爽 闫明军 韩晓飞 刘云礼
蒋平华 张 玮 冯信鸿
四、实施方案
1.比赛时间:2025年3月3日-4月17日,中间休两个周次。
2.优质课比赛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10分)
坚持素养导向,设置合理、明确,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精准匹配。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精准匹配。
2)、教学内容(25 分)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深度广度适宜,既能夯实基础,又能拓展思维,关注学科前沿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工具运用恰当、清晰,增强教学直观性。模型选择具代表性和教学价值。
3)、教学方法(30 分)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提问有层次、有针对性;教师有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多媒体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与互动性。
4)、教学过程(15 分)
教学环节完整,各环节过渡自然,节奏把控得当,时间分配合理。思维引导线索清晰,逐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体系和学科模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师生、生生互动频繁,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表现,营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
5)、教学效果(20 分)
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注意力集中,表现出浓厚学习兴趣,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提升方面有明显进步,在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发展。
3.活动要求:
(1)评委:根据比赛日程安排,提前调好课,确保全程参与,坚守公开、公平 、公正的原则,履行好评委职责。本次活动评委签名后的评分材料将统一存档,以备查阅。评委听课节数计工作量;评委组长与级部主任沟通好上课班级,并提前到教务处领取评价表和签到表,以备听课时用。每周听课结束,评委组长带领评委充分商讨后评分,评分办法:根据当周各组参赛教师人数,6人以上确定前3,6人以下确定前2,确定好位次后赋分,其他参赛教师的分不得高于前2或前3的分值。每周,评委组长把评委的点评形成简略文本上交教务处。评委组长负责优质课评选过程性资料收集,包括:评价表、签到表、参赛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听课记录表以及照片(A4纸打印,一页排两张照片),相关材料加上封皮装订,活动结束后,一组一盒上交教务处存档,评价表报给谢彩玲老师,进行统一分数核算。
(2)参赛教师:参赛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是原创作品,比赛前打印七份交评委组长,教学设计也将在组内公开,接受组内教师的监督;一旦发现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原创,取消比赛成绩。参赛教师结合课题内容,创新教法学法,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高效优质课堂”,彰显个人的教学艺术风格。
(3)级部主任:根据教务处的比赛日程安排,每周赛前调整好课节。组织好学生的外带衔接与纪律,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4、其他注意事项:
① 各大组要组织好教师参加听课,提前通知本学科教师听课地点与时间。比赛活动周起至活动结束,所有学科的常规教研听课暂不进行,每周各学科组教师至少听两节优质课。鼓励青年教师要多参与,可以跨学科听课。教师听课记录表,教务处统一印制下发各大学科组;每位教师上交一张,其余听课记到听课笔记上。活动结束后,各学科组组织大组活动,对优质课评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② 全体任课教师要增强对本次评选活动的认识,积极参与;对照优质课,进一步研究日常教学中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最佳达成度。
③ 同一周次参赛教师,没讲完课之前不得听同组其他教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