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官道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计划

日期:2025-04-10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我校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科学规范、高端引领、丰富内涵、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教研效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2.强化校本培训和教师培训实效。

3.加强教研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研效率。

4.建立“高效课堂”微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完善课题研究管理。

5.加强体艺和其他综合学科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6.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本学年主要工作

(一)常规管理:常抓不懈,追求细节。

1.强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结合实际完善我校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目标考核制度,加大定量考核在整体考核中的比重,拉开语数英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分值。在学期初,改变以往由学校统一安排工作的方法,实行教师自己申报任教学科,学校协调;优先保障语数英教师课时量;小学科教师工作量不足,承担学校事务性工作等措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切实让勤恳教学、扎实工作的教师在评先选优、绩效考核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问题上得实惠。形成“一切看工作,工作就是一切”的教风、校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运行。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管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严格课程管理,做到总课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任课表三表统一,不占不让。认真组织开展好综合实践以及地方课程,加强对课程计划的检查监督,全面提高课程质量。

(2)落实上级“双减”要求和作业审批制度。加强“五项管理”和考试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作业批改、辅导工作。切实抓好学生的书写,要求正确、工整、规范;作业做到全收全改,勤批细改,统一格式。特别对后进学生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加强辅导,尽量缩小后进面。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大课堂容量,向40分钟要质量。各任课教师针对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优化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爱学,喜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每位教师上一堂满意的公开课,写一篇较高水平的论文,每半月提炼出一篇成功的教学反思。

(4)落实巡课制度、调课制度。每天由值班领导与教导处人员一起不定时巡课,巡课结果当天公示。

(二)教研引领:围绕新课标,多措并举。

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成立学校教学研究室,围绕新课标的落实,切实加强教研工作。教研室以各学科教研组为载体,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固定好活动时间,全体成员调好课,必须全程参加。每周的活动主题提前一周确定好,即本周活动结束时就确定下周活动主题,告知全体成员并上报教研室。各教研组围绕新课标,每周确定一节课,既是集体备课的课题,也是执教课题,经过集体备课后由执教教师进行试讲,学科教师集体讲评。

2、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全员参与。杜绝流于形势。教研组要抓好岗位练兵课,制定岗位练兵计划,做到以说课、听课、评课、讨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最新教育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相互交流,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3、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主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每节课的设计既要注重教师的活动设计,更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习惯的培养、环节的落实。在注重教学环节设计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听课效率、收获多少,要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评课时,要指定教师专门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主要包括:(1)学生听讲的专注程度;(2)学生发言的表达习惯;(3)小组探究合作的习惯;(4)学生的读、写习惯;对每种情况都要记录准确的人数,作为对本节课“培养学生习惯”这一项打分的重要依据。评课时,教研组内其他教师都要针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和学生习惯养成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要充分调动各学科教研组内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全市各种赛课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1、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最新课程标准”,了解剖析教材,掌握所任学科的教学特点,自觉化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重视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两笔字”培训。学校统一购置了四十余块小黑板,每周二下午进行集中培训,每月集中展评。二是没人上好一节公开课。本学期学校要组织一次公开课展示,各教研组长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先集体备好一节示范课,其他教师参照仿课、摹课,推动新课标落实,促进教师授课水平。三是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研讨会、观摩会,拓展教师的视野。

3、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将教学细节管理常态化,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

(四)综合学科:培养能力,提升质量。

1、要严格落实学生体质监测工程及阳光体育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加强体艺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展示艺术教学成果,开展“体艺之星”评选活动,不断促进体艺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2、以科学实验教学为突破口,组织科学优质课评比,不断研究科学教学活动策略,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搭建学生科学活动平台,为学生创设“学科学、做科学”的机会。同时要积极探索综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完善综合学科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劳动教育

(五)学校文化建设:突出重点,拓展内涵。

结积极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提炼学校文化精粹,塑造和提升学校教育品质。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落到实处。

1、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为主渠道,深入开展“一校一品一特色”活动。充分拓展学校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推普周”、经典诵读、学校文化墙建设、特色课程建设等活动。抓住全省书写大会的契机,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我校书法教育教学,成立毛笔字书法社团,以此推动全校规范书写活动,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2、加大推进师生阅读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学校确定的读书制度,树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的意识,在学校中形成一种读书的文化氛围。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学校定期召开师生“读书”交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教导处根据市教研室要求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及本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期末做出执行计划的情况总结,并向教导处汇报。

(二)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掌握本学科各年级备课组的活动情况,教导处、中心教研组要做好备课签字和检查工作。

(三)要抓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鼓励教师反思教学。在实践中课改、在反思中提高。

(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中心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等。确定专题、集中讨论、提高效率。

(五)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开展课堂练兵活动,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个人交换意见,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六)要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做到勤听课,及时了解情况,关注他们成长。

(七)教研组活动要以新课标研究为主:结合外出培训、观摩课、经验交流等活动,认真仿课、磨课,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形成全员都参与、人人有收获、时时有提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