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烟台市教育局和蓬莱区教育体育局文件和会议部署要求,探索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研修模式、方法,营造有利于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二、教学研究工作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目标思维”课堂建设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实施校本研修,抓规范、抓习惯、提业务、提效益。帮助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有理想
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三、教学研究主要内容
1、师德培养
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以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开展教师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依法施教,廉洁从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
2、专业发展
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和学科教学的特点,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使教师能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以学科研究为主要形式,巩固、拓宽专业基础知识,使所有的教师都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能力提升
根据教师职业要求和学科教学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大力构建“目标思维”课堂,以目标引领教学,用思维活跃课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运用,提高教学技能。要积极引导教师,运用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有效性。
4、教育科研培训
要加大教育科研培训的力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校本教研,进行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为教师课题研究服务,把教育科研和课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
四、教学研究主要形式
1、指导带动式
发挥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重要作用,围绕教育、教学、教改、教研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举行示范课,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
2、专题讨论、研究式
围绕如何构建“目标思维”课堂、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提升课堂效益这一问题,教师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围绕某些专题,组织研究,老师们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使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水平都得到提高。
3、“骨干”辐射式
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业绩,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而青年教师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鲜血液,青年教师的成长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为推动青年教师健康发展快速成才,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安排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的指导教师结对,通过师徒互相听课评课、指导教师指导帮助,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以“写”促进式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文章上交学校教导处。通过撰写案例、论文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学校鼓励教师在各种正规刊物上发表文章。
五、组织与保障
1、成立教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秦桂芹
副组长:门群燕 李中坤
成 员:崔成明、刘乃璋、宁圣亮、李庞修、乔春华、邹家腾、毕永生、各学科教研组长
2、主要职责
了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现状;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制订教学研究整体方案;落实教学研究具体活动;评估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的实际效果。
3、 明确分工
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副组长则负责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究改进措施,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登记学分,整理存收档案资料。小组成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4、其它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检查。保证研究经费的投入,为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图书、音像资料、设备设施等。
南王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研究配档表
(2025.2—2025.7)
研修时间 | 研修主题 | 研修-内容 | 研修目的 | 参与群体 | 研修主体 |
2025.2 | 教研组长会议 | 1.安排新学期教研活动 2.部署2025年上半年校本研修工作 | 通过本次会议,学科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能够准确把握本学期的教研和校本研修工作,从而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门群燕 |
班主任培训 | 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经验 | 促进班主任互相交流和学习,提升班主任素质,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 全体班主任 | 政教处 | |
青年教师培训 | 1. 举行拜师仪式 2. 提出青年教师培训的具体要求,制订培训计划 | 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 青年教师、指导教师 | 教导处 | |
小课题负责人会议 | 汇总小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完成情况,部署后续研究工作 | 结合小课题研究已完成的情况,部署本学期的研究工作,保证所有小课题研究顺利结题。 | 小课题研究负责人 | 门群燕 | |
2025.3 | “目标思维课堂”建设 | 开展常态课听评课活动,邀请教研员到校指导 | 利用常态课听评课活动,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骨干教师培训 | 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 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专业成长 | 骨干教师 | 门群燕 | |
青年教师培训 | 青年教师上一节亮相课,指导教师点评 | 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 | 指导教师 青年教师 | 门群燕 | |
教研活动 | 1.集体备课 2.业务学习 3.经验交流 | 提高教师的备课上课和理论水平,学习骨干教师的先进经验,促进课堂教学。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
教师师德培训 | 教师师德理论学习 | 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遵规守纪能力 | 全体教师 | 政教处 | |
2025.4 | “目标思维课堂”建设 | 继续开展常态课听评课活动 | 利用常态课听评课活动,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班主任主题 班会 | 开展班主任主题班会展示活动及听评课 | 借助本项活动,提升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 全体班主任 | 政教处 | |
青年教师培训 | 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 | 提升青年教师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 青年教师 | 教导处 | |
教研活动 | 1.集体备课 2.业务学习 3.经验交流 | 提高教师的备课上课和理论水平,学习支教教师的先进经验,促进课堂教学。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 教研组长 | |
教师师德培训 | 教师师德理论学习 | 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遵规守纪能力 | 全体教师 | 政教处 | |
小课题研究阶段交流 | 小课题负责人交流和展示小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确保小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督促完成各项任务。 | 小课题 负责人 | 门群燕 | |
教师师德培训 | 教师师德理论学习 | 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遵规守纪能力 | 全体教师 | 政教处 | |
2025.5 | 小课题研究 总结 | 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 保证小课题研究顺利结题 | 小课题 负责人 | 门群燕 |
教师读书展评 | 教师读书活页展评 | 促进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 全体教师 | 教导处 | |
全员远程研修 | 组织教师参加全员远程研修 | 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 | 全体教师 | 门群燕 | |
教研活动 | 1、集体备课 2、业务学习 3、经验交流 | 提高教师的备课上课和理论水平,学习骨干教师的先进经验,促进课堂教学。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 教研组长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 青年教师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上好汇报课 | 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下学年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做好准备,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 教研组长 | |
教师师德培训 | 教师师德理论学习 | 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遵规守纪能力 | 全体教师 | 政教处 | |
2025.6 | 青年教师培训 | 青年教师上一节考核课 |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教师师德培训 | 教师师德理论学习 | 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遵规守纪能力 | 全体教师 | 政教处 | |
教研活动 | 1、集体备课 2、业务学习 3、经验交流 | 提高教师的备课上课和理论水平,学习骨干教师的先进经验,促进课堂教学。 | 学科教师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
2025.7 | 校本研修总结 | 对上半年的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总结,汇总材料。 | 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督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相关材料的汇总、存档。 | 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 | 门群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