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事项名称 | 任务目标 | 一季度进展 |
1 | 统筹推进科技、农村、民生等领域改革,争取承担更多国家和省级试点。 | 提高工作定位,抬高工作标准,加强对上沟通汇报和联络请示,及时掌握教育领域各项工作最新精神和动态,结合烟台实际抓好谋划落实,争取上级部署的教育领域试点落地烟台。 | 招远市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教育部认定为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莱山区、蓬莱区、高新区被教育部认定为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
2 | 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深化与知名高校合作。 | 有关驻烟高校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学校综合实力。 | 鼓励有关驻烟高校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沟通对接、达成合作意向。①烟台大学邀请清华大学秀钟书院来校开展交流合作,探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招引清华大学高层次人才等事宜;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科创集团考察访问,探讨两校产学研合作事宜。②鲁东大学加强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交流合作。③山东工商学院与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④滨州医学院持续推进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⑤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做好科技小院建设相关工作。⑥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梳理现有实践资源和合作资源,做好产学研合作相关工作。 |
3 | 推动山东大学研究院落地。 | 配合市科技局,积极协调山东大学、有关驻烟高校,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推动山东大学研究院建设。 | 配合市科技局,积极协调山东大学和有关驻烟高校,就推动研究院建设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对接。 |
4 | 支持驻烟高校升格提质、优化拓展空间布局。 | 配合有关驻烟高校和部门做好申报设置达标准备、教育部和省专家组入校评审等工作。 | 有关驻烟高校围绕更名大学、升格本科等“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项目加快推进实施。 |
5 |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支持烟台职业学院“双高校”建设,创建 5 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 ①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做深做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专业设置。②积极进行项目争取,做好烟台职业学院第二轮“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项目申报和烟台经济学校等5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终期验收工作。 | ①支持烟台职业学院申报第二期“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烟台职业学院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单位(2025—2029年)的工作方案》(烟政办字〔2025〕14号)。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对第二期“双高计划”拟推荐建设单位进行公示的通知》,烟台职业学院入选拟推荐建设单位名单。②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拟申报2025年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点99个,其中联办五年制专业点61个、三二连读专业点38个。③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烟台大学、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烟台市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50家。④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监测工作,组织人员实地评价202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情况。⑤指导烟台电子工业学校、烟台临港工业学校等2所第二批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制定评估整改方案,并报送省教育厅。 |
6 | 新改扩建中小学 13 所。 | 新改扩建中小学 13 所。 | 做好建设项目开复工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开工建设学校11所。 |
7 | 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 ①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师生艺术培训和展演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达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效果。②加强科学教育场景场所建设,建全配齐学科教室、实验室和功能室,确定一批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设立科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推广科学教育应用示范场景。组建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顾问专家库,常态化推进市级科学教育竞赛和校级科技节活动开展,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 组织烟台市教师合唱团开展日常培训。启动2025年美术学科“培青培优”教师板书和速写技能培训工作。完成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答辩工作,拟定100所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确定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海洋科技等特色品牌建设方向。 |
8 | 支持幼儿园招收 3 岁以下幼儿,优质幼儿园占比提升至80%。 | 全市招收2-3岁托班幼儿2000人以上。优质幼儿园占比提升至80%。 | ①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指导幼儿园有序开展托育服务。组织各区市做好3岁以下幼儿招生宣传、入园及学籍管理工作,将幼儿信息录入全国学前教育管理平台,确保平台数据真实、准确。②指导各区市结合实际对幼儿园园所设施改造,进一步提升办园条件;组织各区市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及幼儿园教职工开展《学前教育法》学习研讨活动,从园所硬件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
9 | 为101所农村小学配备 3.4 万套午休座椅,守护好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 为全市在班额、空间等条件允许情况下的小学配备午休座椅3.4万套,解决小学生在校午休“趴睡”问题。 | 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均已制定本地区午休座椅配备方案和工作任务分解推进表,并明确配备标准,按计划有序推进午休座椅配备工作。 |
10 | 建强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工匠人才等重点人才队伍。 |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完成相关企业定制化专班建设并开始运行,做好工程硕博士招生和毕业生来烟就业工作。 |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依托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积极推进应届生就业工作,做好毕业生留烟就业。 |
11 | 打开城市空间,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面向市民共治共享。 | ①对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小学校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室外场地设施,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日常活动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应开尽开、能开尽开,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效益,更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②鼓励驻烟高校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日常活动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面向市民“打开”有关校园场所资源。③“打开”存量停车场变错峰共享停车场。 | ①指导各区市制定2025年校园体育场地年度和季度开放计划,按照开放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校园体育场地开放。②有关驻烟高校结合办学资源实际,规范有序推进校园开放工作,持续优化完善市民进校机制,为市民丰富生活、开展锻炼提供便利。③调研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区域、老旧小区集中区域的学校,查看学校停车场容量、安防设施、周边交通流量情况,开展校园安全风险评估;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学校,在保证学校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缓解停车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