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明确教学方向。龙口市新民学校初中部组织开展“深度•激情”课堂推进暨新民学校教师磨课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教学经验研讨培训、校内优化打磨和市教研员进校指导三个阶段,为新学期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学经验研讨培训
2月10日,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学研究室主任赵剑锋,教科室主任赵军,初中室负责人于靓和初中部所有教研员亲临指导。
赵剑锋指出,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的关键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深度•激情”课堂教学模式的三段六环节更是承载着培育学生九种核心能力的重任。他希望教师们能够共同携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踏上教育事业的新起点。
数学
于佳卉老师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针对应用中的等积变形和等长变形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教师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小组分工明确,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巡视过程中适时参与小组讨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启发,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魏海莹老师从龙口高铁等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方程刻画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引出一元二次方程,发现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自主学习、师徒对研、小组共研等环节引发学生们深入思考,积极讨论。整个过程环环紧扣,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学会合作,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英语
王亭亭老师在英语课上以Ben一次参加聚会的经历为线索,围绕了解Ben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有效的方案思路设计,教会学生遇到陌生人该如何发起闲聊,让气氛融洽不尴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发动全员思考,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王红蕾老师的英语课,以如何庆祝生日为话题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月份的单词和序数词,进而学习“提问某人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的对话句型。过程中设计了听音乐学月份、小游戏抢答单词、师徒对研展示对话、合作共研进行小组汇报等有趣环节,让学生在听力过程当中学会如何向同学、老师、父母及祖国展示我们的爱与关心。
物理
宋欣荣老师本堂课以小组合作为核心,通过回顾力的三要素和重力知识,引入压力作用效果的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课堂中还引入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单位,并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探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实例,体现了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刘恣利老师执教的《液体压强》一课,通过回顾压强公式(p=F/S),进一步探讨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分析了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还讨论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整节课通过互动和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应用。
化学
姜玲玲老师执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一节,深入探讨了化学方程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从宏观角度看,它清晰地展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种类关系以及反应条件;微观层面则揭示了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变化,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还明确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定量分析化学反应,还能为实验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实例分析,逐步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解读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思维模式,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物
曲灵珂老师执教的《鸟类》一课,以生动的科学史——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引入,学生通过共研、对研等多种活动亲身观察,共同探索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课堂以家鸽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特性为主线,环环相扣,提升了学生的生物素养与探究能力,最后仿生学的延伸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
道法
刘芳老师以校篮球赛为主线,分别从“共建中尽责”(集体)和“担当中成长”(个人)两个角度探索共建美好集体的做法,感悟如何与集体共成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研完成篮球赛的策划案,群策群力,懂得集体的建设需要各尽其责;利用师徒对研探究“勇于担责”的意义,提升解题的能力。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吕沂轩老师执教的《增强安全意识》以“安全小卫士知识竞赛”为线索,让学生在闯关的乐趣中学习安全知识,了解了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采用合作共研、师徒对研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