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教研活动总体而言,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开展顺利、有序。本学期共有2名教师被市教科研中心选送参加烟台市优质课评选,3名教师参加招远市优质课评选,56名教师参加校级大比武活动。本学期教研活动历时十二个周,共六大教研学科组参评。经过学科组、年级组评选、推荐,“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形成个案”的集体备课、“讲课-评课-打分”的讲课活动阶段,现已圆满结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各项活动的开展为全校教师创设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提高的机会,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次教研的亮点:
本学期的语文公开课,精彩纷呈,可圈可点:
1.参讲教师年轻化。参讲的三位教师均为二十多岁的年轻教师,工作热情高,上进心强 ,虚心好学。
2.参讲内容多样化。参讲的三堂课内容丰富多样:有古代诗歌,有文言文,有外国小说。
3.参讲时间集中化。从10月18号开始到11月5号结束,历时18天,时间紧凑,干净利落,不拖沓,避免了与其他学科扎堆讲现象的发生。
4.年轻人成长喜人化。三位年轻教师(孙霖、王冰、张慧冰)的授课水平较前均有很大提高,目标明确,输出流畅,环节齐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讲练结合,重点突出,效果显著。尤其是孙霖老师讲授《青玉案•元夕》时面带微笑,儒雅端庄;诵读探究,引人入胜;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整堂课可谓酣畅淋漓,如诗如画!被评为烟台市优质课,当之无愧!
本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群策群力、凝心聚力:
首先本学期伊始,高三的三位老师参加了烟台教研室组织的一轮复习教研活动,杨韶柳老师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进行了一节校级公开课,从基础入手抓基本做法,常规套路,细致清楚,课堂效果很好。高一和高二部分老师参加了招远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学习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们用心领会,积极落实,高一由李绍慷老师进行了一节公开课,方法采用了问题式启发式教学,但是选题难度太大,不太适合高一新授的实际情况。高二杜廷萍老师进行的新授课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层层递进,能够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我们全组老师都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畅所欲言,敢于提问题,找缺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英语组青蓝共进、薪火相传:
作为老教师的滕翠菊老师的讲评课值得学习的有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明确,紧扣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精准设定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将培养学生特定阅读技巧与跨文化交际意识设定为目标,并且通过教学活动有效达成,使学生在学习后能较好掌握相关内容并有所感悟。2.关注学生主体,课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鼓励表达观点,及时反馈鼓励,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在课堂上耐心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增强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青年教师秦文清老师的讲评课值得学习的有以下几点:1.教学方法多样,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讲授法保证知识准确传递,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互动与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参与度。2.教师的专业素养过硬,英语发音标准、表达流利,教态亲切自然,能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同时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青年教师高海萌老师的阅读课值得学习的有以下几点:1.多媒体运用恰当,巧妙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引入主题,创设生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增强学习趣味性,吸引注意力。2.教学内容丰富,深度挖掘教材并广泛拓展课外素材。一方面,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化,不仅讲解文章词汇、语法,还深入剖析文章文化背景与写作手法,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多元魅力。
理化生组
张贻广老师《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紧扣高考热点精选习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学生课堂反应积极活跃,师生互动较好,教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给我们展现了一节非常实用的专题复习课。
秦晓玲老师以期中考试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题型为主线,复习基础知识,分类归纳题型,进行重点讲解,达到讲一个例题会一类题型的目标,及时查漏补缺,课堂效果非常好,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讲评课。
政史地组:
苏皓梅老师主观题讲评公开课总结:主观题逻辑可视化讲解,包括答题卡展示,分值对比,问题逻辑、知识逻辑、材料逻辑、答案生成可视化,值得大家日常教学中板书方式借鉴应用。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具体可视化,形象条理,有迹可循,促进思维品质的培养;回扣课本主干体系,夯实基础,促类旁通,举一反三。
王孙泳老师本节课以独特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进行解读,将历史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讲解过程中,时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对问题及时纠正,合理利用多媒体,使历史生动再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秦温浩老师对整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按照时间线索分类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逻辑,整节课设计大量拓展补充知识,通过专业的讲解,使学生在一轮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新的提升,重点知识点通过高考真题进行再分析再巩固,使本节课的重点落实到位,提高学生解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陈晓勇老师课前对导学案认真批改,在正式开课前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注重细节;充分利用教材、导学案、地图册等资源,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最后归纳总结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和措施的一般方法,使本节课的重点落到实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陈晓勇老师白板使用熟练,功能挖掘到位,值得大多数老师学习。
刘晓晨老师以精美的板书串起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整节课设计新颖,亮点突出,环节齐全。大胆突破固有的教学方式,以“科学探究旅行手册”的研学方式,精选多个视频、动画,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知澜沧江---湄公河的各种地貌,形式新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二、本次活动暴露的一些不足:
1.时间把控欠佳:部分教师在教学环节衔接或活动开展时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导致重点内容讲解仓促,总结环节草草收场,影响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系统掌握,应提前规划各环节时长并灵活调整。
2.个别学生关注不够:课堂上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部分性格内向或基础薄弱学生被忽视,未得到充分引导鼓励,应加强巡视指导,设计分层任务满足不同需求,确保全体学生受益。
3.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多侧重学生答案正确性,对学习过程、方法、态度等方面评价不足,应多元化评价,增加学生自评互评,全面客观反馈,促进反思改进,提升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4.有的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不肯钻研学习,集体备课只限于形式;有的教师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有的教师对公开课认识不足,不能积极参与,有应付心理存在。尤其是同学科教研活动,竟然有个别教师缺席!有的教师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大。
三、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1.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确规划时间,预留机动时间应对突发,模拟课堂预演调整优化,确保流程顺畅高效,重点突出明晰,如设计表格规划各环节时间并记录实际用时以便改进。
2.加强个别化指导:树立全体学生发展理念,关注全体学生课堂表现,对特殊学生制定帮扶计划,课后辅导交流,了解困难需求,组织小组互助,营造互帮互助氛围,缩小学生差距。
3.完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知识掌握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情感,增加学生自评互评环节,设计评价量表明确标准,定期评价总结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
4.确定集备内容:备课组长要统筹安排,做到课型多样化。包括:新授、讲评、习题、复习等。教案、集备、讲课、听课、评课环节齐全。各学科拓展,以期获得各方面的进步。
5.创新教研方向:积极创新教研方向,认真落实教研成果,使学科组整体得到长足发展。
四、各项比赛成绩如下:
1.烟台市优质课:孙霖
2.烟台市公开课:陈佳莉
3.校级优质课:经学科组、年级组老师们推举评定,获得校级优质课的教师有17人:
孙霖、张慧冰、王冰、杜廷萍、杨韶柳、李绍慷、滕翠菊、秦文清、高海萌、秦晓玲、张贻广、苏皓梅、秦温浩、王孙泳、刘晓晨、陈晓勇、韩润松。
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烟台市优质课获奖老师年终考核分加2分;招远市优质课的获奖老师加1.5分;获得校级优质课的教师年终考核分加1分。希望所有教师能够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