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烟台市蓬莱区第三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日期:2025-02-17     

字号:

2025年,第三实验小学将以“新课标理念”为导向,以新教材为载体,进一步深化“生长课堂”建设,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努力打造学科教学品牌特色校,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一、减负增效,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增强备课实效。1.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新课标再学习,提升学科育人理念;认真研究新教材,通过集体备课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各教研组长带领组员认真学习《蓬莱区中小学 “生长课堂”教学评价通用表》,备课要落实“生长课堂”理念。2.分管学科组的领导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各教研组长制定本年级组教研计划,要有配档表。3.学校在开学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对教师备课、课后反思进行过程性检查、评价与反馈,并把过程性检查结果纳入千分考核。

二是落实听评课。学校通过开展校内优质课、研讨课观课活动,解决“生长课堂”研究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到实践的转化。1.校内优质课:采取组内听评课,组内等级评价方式进行。2.校内研讨课:以各教研组为单位提供一节研讨课,教研组内进行听课、评课,评课时要结合“生长课堂”评价表,突出实效,要肯定优点,梳理可行性策略;也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教研组长要有评课总结,对共性问题提出研究或解决方案。本次校内研讨课听评课活动的成绩,作为教师教研能力的成绩,也作为优秀教研组评比成绩。3.听评课笔记不少于20次,检查重点关注过程的完整,关注听课中的思考,让点评和建议“有理有据有价值”。

三是规范作业管理。1.升级作业管理,作业实行三级监控。严格把控作业数量与时间。2.优化作业设计,备课中的作业设计要有学生实际作业相符,减轻学生负担,增强作业实效。3.加强作业反馈,树立“作业即作品”理念,通过日练、周评、月比和最美家庭作业评比等进行多元评价促进良好习惯培养,提高学生书写质量和作业质量。

四是科学组织质量监测。1.各学科科学合理组织好日常考查及评价,做到课课清,单元清。2.教研室对三年级进行专项质量监测,各教研组集中力量,做好辅导工作。学期末对五年级进行学业水平考试。3.学校将每月对三年级和五年级进行专项监测,开好考后质量分析会,查摆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对弱势学科、薄弱班级进行跟进帮扶。

二、强课提质,深化“生长课堂”建设

2025年,我校将进一步深化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建设,打造教学改革品牌。一是课题推动。“全区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拟申报烟台市级重点课题,我校积极申报子课题,强化科研先导作用。二是校本行动。在学校“生长课堂”模式下,各学科教研组要研究探索与学校“生长课堂”理念相契合的教学范式。每位教师依据学科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我的模式我的课”展示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三是项目驱动。以全区“生长课堂”教学开放周、教师全员参与的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生长课堂”实践研究。四是评价激励。根据区教研室“生长课堂”建设评先树优方案,积极创建“生长课堂”建设示范校,争创优秀教研组和先进个人,对在生长课堂建设中获得优秀教研组和个人的,在千分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促进“生长课堂”建设工作高质量运行。

三、强师赋能,注重教师梯队培养

教师队伍素质决定教学质量,通过抓“关键少数”,促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骨干教师“立标”。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全区课堂教学开放周、学校或集团“生长课堂”观摩等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促进骨干教师理念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二是青年教师“研习”。健全“青教联盟”研习机制,争创“五个一”:每学期一节公开课,每学期一篇学科论文,每年一个微型课题,两年一次教学比武,三年一次经验分享,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科骨干。

四、强基固本,开展特色学科活动

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科活动,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第一,语文学科聚焦一校一品:以三单导学 读写联动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以“三单促学”引导自学习惯,以单元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培养阅读习惯,以“读背用”夯实积累习惯,以习作大赛、美文看板展评等活动调动练笔积极性。第二,数学学科重视计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以提升教学效果、构建分层练习、组织校内比赛为手段不断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社团形式建立数学思维训练营,通过系统性的培养改善学生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年末遴选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思维挑战赛。第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学科特色活动。英语学科开展“趣味配音大赛”,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科学学科开展项目式或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围绕“弘扬戚继光精神”进行思政一体化共同体联合备课、上课活动。第四,开展低年级乐考活动。一二年级实施学科融通与真实情境式“乐考”,采取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学生。及时总结“乐考”经验,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五、教研强校,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教研制度是助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是扎实开展集团教研活动。做好集团教研活动方案,每月固定组织一次集团常规教研。积极选派骨干或青年教师参加全区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通过集团磨课活动、集中课例展示等活动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学校特色品牌创建工作。继续推进以语文学科为载体的“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实施路径与评价方式,通过开展特色课程观摩活动,全力培育“叫得响、立得住、走得远”的学校特色品牌,助力我校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六、各学科教学工作重点

(一)语文

一是增强备课实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新课标再学习,提升学科育人理念;认真研究新教材,通过集体备课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好一课三单,落实“生长课堂”理念,提高备课实效。

二是深化“生长课堂”建设。通过全区“生长课堂”教学开放周、校内优质课、示范课、教体局听评课活动,进一步深化“生长课堂”实践研究。

三是落实听评课。组织开展校内优质课、研讨课观课活动,解决“生长课堂”研究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让点评和建议“有理有据有价值”。

四是加强学校特色品牌培育工作。继续推进以学科为载体的“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实施路径与评价方式。

(二)数学

1.用好教材教参,落实集体备课。一年级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一年级新教材试教中的问题。教研组要注重教研,教研组长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判,提前在教研会议里提醒教师,避免教师走弯路,组员也要教学前将自己的困惑在教研组内解决,不要带着问题去教。

2.抓好日常作业,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作业即作品”理念,通过日练、周评、月比和最美家庭作业评比等进行多元评价促进良好习惯培养。三四五年级数学练习册做到全批全改。练习册中素养提升营和探究益智营,有选择地引领学生完成,确立培优工作的开展。

3.打磨精品课堂,提升教研效果

(1)借助观课学习、校内优质课、研讨课观课活动,解决“生长课堂”研究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集团教研时对一年级新教材的课例进行打磨,以助推新教材理念的全面落实。

4.注重思维提升,确保监测质量。从今年开始。除了要对三五年级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还要在四五年级开展数学思维挑战赛活动,加大培优力度。

5.借助青教联盟,托举青师成长。我们的青年教师要充分借助青教联盟提供的学习资源,认真参与读书、备课、讲课、评课、教研及论文写作等联盟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6.改进乐考方式,总结提升经验。本学期一二年级教研组要思考二年级乐考和三年级衔接,注重能力,难度要适宜,采取“日常评价+阶段评价+期末评价”方式,对学生成长的过程进行评价;撰写案例,准备迎接教体局的案例评选。

(三)英语

1.做好单元整体备课。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掌握最新教学理念。

2.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备课中的作业要与学生实际作业相符,每天可布置10分左后有关听、说、读、写方面的作业。充分利用假期布置适量英语实践作业。

3.开展主题学科活动。开展“趣味配音大赛”,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项目化学习或跨学科主题学习。每个级部选择3-4课时内容进行研究,争取在上级评比中获奖。

(四)道德与法治

1.备好课。烟台市下发的一至五年级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用好,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修改,并进行反思。

2.上好课。形成学科生长课堂教学范式。把握好主题,让学习有中心,创设好情境,让学生有兴趣,链接好生活,让学生有内容,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有思维含量,落实好评价,让学习有践行。

3.开展好教研。一是常规教研,校内的优质课评选、组内的研讨课,要畅所欲言,共同提高。二是做好现场评课,结合“生长课堂”教学评价通用评价表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长课堂”评价标准、学校的生长课堂理念进行评课,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落实好考查评价。本学期一二年级继续采用“乐考”的形式,三四五年级采取“课堂评价+实践作业+期末评价”方式,对学生成长的过程进行评价。

(五)科学

1.深入研读新课标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跨学科案例,将核心素养体现在备课中,并发挥作用,改进原有的备课,体现新课标理念,真正把备课做实做细。

2.创新期末考核的形式(重点是一、二年级),注重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意推荐学生科学阅读材料。每学期各个年级要开展一次科学材料阅读交流会,高年级开展一次科学知识竞赛。

4.以烟台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实施及指导意见,以单元为整体,立足单元整体,设计各年级创新性作业。

5.开展项目式或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六)艺术

1.贯彻新课程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当前小学美术、音乐教改的新观念、新思潮、新动态、新理念,更新陈旧的观念,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辅助教学。学习并收集有关课堂教学策略中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材料,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不断完善小学艺术学业评价体系。

3.加强美术工作坊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创造力和学习氛围的空间,让他们在专业的美术指导下,发展艺术才能和个人表达能力。

4.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落实教学过程的开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七)体育

1.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前备课,要体现新课标理念。上好每节体育课,落实“教会、勤练、常赛”,重视师生双向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体能训练。严格执行《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探索“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2.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学生的坐、立、行、走、跑到大课间和活动课,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落实体能大课间天天练,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锻炼习惯的养成与课堂常规有着密切联系。

3.加大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力度,争创优异成绩。 严格制定训练计划,团结协作搞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重点建设田径队、篮球队和足球队,培养体育人才,为迎接区比赛打好基础。用心做好准备,迎接开学后学生体质达标抽测,群策群力,争取在比赛中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田径训练队全面启动,为区比赛提早做准备。

(八)信息技术

上好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紧密围绕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九)心理健康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课,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情绪的种类、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习方法与心理状态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等能力,掌握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等心理调适技巧。

2.开展好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心理韧性,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十)安全

1.安全意识培养

(1)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让学生明白安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其在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形成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如在校园中注意楼梯口、操场运动设施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在生活中留意交通、用火、用电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2.知识与技能传授

(1)交通安全:教授学生交通规则。

(2)消防安全:向学生讲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火灾。

(3)食品安全: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知识,知道如何辨别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4)防溺水安全:强调溺水的危险性,教育学生不私自到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或玩耍。

3.应急处理教育

(1)教给学生常见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2)针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烟台市蓬莱区第三实验小学

                                                                                                                                  2025年2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