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于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建设前列,美丽烟台建设起步较早、推进有力、成效显著。2023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9%,管辖海域达到一类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占比99%,八角湾和长岛庙岛诸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是全国唯一一个有两个海湾入选的城市。
烟台市印发实施《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将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市工作总体布局统筹考虑,高标准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以高水平的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促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路径;也是将烟台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禀赋、政策创新与试点示范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使城市始终处于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地位的创新探索;更是进一步提升烟台自然生态在全球、全国生态格局中的战略站位,全方位促进各行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万亿新征程上提振绿色发展动能的现实需要。
《行动方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贯彻落实美丽山东建设战略部署,对努力建设美丽烟台、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烟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编制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印发的《实施方案》还有三个特点。
一是吸收兼容国际一流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需要跳出烟台看烟台,立足全国,放眼全球,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学习经验,避免弯路。目标指标方面,国际先进城市生态环境目标指标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公园绿地,其次为空气质量、固废管理、绿色出行,然后为水管理、海洋保护、环保意识、土壤保护等领域。《行动方案》目标指标体系涵盖了上述绝大部分领域,主要内容方面,总结吸纳国际一流城市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质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先进举措。
二是绘就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的“八美”图景。《行动方案》立足于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禀赋特色,基于生态城市、美丽城市建设的内涵要求,立足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的目标定位,面向打造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的目标愿景,凸显烟台美丽特质,统筹谋划了覆盖外在形象、内在品质、保障制度,包含新质驱动之美、天蓝水秀之美、人海和谐之美、万物共生之美、安全永续之美、诗意栖居之美、普惠共享之美、创新高效之美的八大领域37项指标,生动描绘了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的“八美”图景。
三是谋划美丽烟台建设下一阶段纵深推进施工图。全面落实美丽中国、美丽山东意见文件,以美丽烟台建设为牵引,谋划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行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现代海洋示范建设行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行动、生态环境安全守护行动、生态宜居城乡建设行动、全民共建共创共享行动和现代治理体系构建行动共33条“八美”打造行动,助力蓝图转化为施工图。为了保障任务落实,还确定了58项重点任务及42项重点项目,以明确的工程项目作为推动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的明确抓手,通过点上示范、面上提高,最终实现整体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