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立足义务教育学段和学校教学实际,实现小学劳动教育规范化实施和育人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同并初步形成勤俭、节约、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必需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将来奋斗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二、总体任务
立足地理优势,开发、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七彩乐行”,打造既能课堂教学、又会实践的特色师资,提升教师的劳动素养,并以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为抓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整体规划
“一体三翼”模式是以课程开发与实施为载体,以校内和校外基地为依托,进行多样实践活动,增长劳动技能,提升价值观。
“七彩乐行”主题课程以开发校园、家园、田园、社园的“四园”的劳动课程群,挖掘校内外劳动课程育人元素,链接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组长:于希东(决策引领)
副组长:邹云霞(领导实施)
组员:王晓燕(项目推进)
王美玲 丛玉双:劳动组织与实施 劳动教育评价与宣传
温少娟 公莹莹:服务劳动评价与宣传
吴俊娜 王霞:生产劳动评价与宣传
董文慧 王晓艳:家务劳动评价与宣传
原苗苗 张璐:校内劳动评价与宣传
(三)具体实施
1.每周一节的劳动课。教师结合学校“一体三翼”劳动课程体系,以劳动清单、学校特色劳动课程资源为基础,采用"X+1"的模式确定教学内容,落实课标中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这3种类型、10大任务群的相关教学要求。
“X”即依据课标中相应年级段的任务群设置安排,学校制定1到5年级劳动清单,各年级依据劳动清单选择若干劳动项目,相关课任老师共同开发课程,确保完成各年级相应任务群的劳动项目学习。
劳动清单
1-2年级:用扫帚扫地,用拖把拖地,洗洁精清洗餐具,清洗水果,简单的垃圾分类,起床后自己穿衣、叠被子,整理学习用品,分类整理玩具,整理书,择菜、洗菜,冲泡果茶,使用工具削水果皮,养护绿植,学习简单的折纸等。
3-4年级:清洗书包,清洗鞋袜,清洁教室地面卫生,擦净墙面,整齐摆放桌椅,擦净窗台与黑板、桌面,制作简单的凉拌菜,制作水果拼盘,学会使用吹风机等家用器具,学习折纸等,值日岗、监督岗、护理岗,园艺岗等。
5年级:整理过季衣物、书柜、衣橱等 ,制作简单的凉拌菜等,帮家长取快递,喂食小区里的流浪猫、流浪狗等。
2.劳动周
根据学校劳动周时间安排,各年级制订本年级劳动周实施方案,并上报学校审批备案。每个劳动周总计30课时,具体课时划分由劳动周实施班级自行确定,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调整。
3. 课堂建设
规范劳动必修课教学模式。推动并完善“体验式、项目式、参与式、探究式”四种劳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指导上下功夫,在育人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从三类劳动实施层面,探索五育融合式、项目运作式、清单驱动式、链条运行式、文化浸润式等五种实践运行模式,指导兼职劳动教师组织好三类劳动的实施,提升教师施教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基地实践
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多彩实践日为抓手,以校外研学基地为依托,使课堂体验与课外拓展关联、逻辑知识与生活经验协同、基本素养与个性发展互补,形成多元生动、关联有力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5.家校合力
让家长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清单设计,依托“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等节日节点,让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劳动过程中,提升家长关注度。
( 三 )课程评价
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劳动课程评价展示”活动,依据考核方案计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包含现场展示和文本资料两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现场展示和文本资料两部分采取百分制。文本资料包含点名册、备课、劳动日志、劳动教育小书等。现场展示主要是师生利用课件、视频等方式展示本学期的课程开展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
每学年举办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对所选“X+1课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笔记、劳动日志、劳动成果等,分别授予学生“劳动小模范”“劳动小标兵”“劳动小能手”等荣誉称号。
四、课程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负责课程设计、总体协调、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及时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二)条件保障
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建设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安全参与劳动体验的空间,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加强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根据需要储备急救箱及劳动防护用品等。
(三)安全保障
以安全、适度为原则,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强度和时长,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并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四)宣传保障
把宣传引导作为扩大教育覆盖、确保教育成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多种渠道,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并能及时总结学校、家庭、社会机构开展劳动教育的典型经验并宣传推广,打造本校劳动教育品牌“七彩乐行”。
招远市龙馨学校
202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