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06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学校将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以创新为翼,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高度,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下是我校2024-2025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启教育创新的新篇章。

二、工作目标

1.筑基提质,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

2.五育融合,丰富课程内涵。

3.创新驱动,探索教学新模式。

4.提升效能,落实减负增效。

5.青蓝工程,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6.依托成果,深化课堂变革。

三、具体工作

(一)筑基提质,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实现五育融合

目标导向的课程架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确保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融合。通过跨学科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

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定期评估课程实施效果,根据反馈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成长。

2.实施效果评估与反馈

多维度评价体系:建立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效。

家校共育反馈机制:加强家校沟通,定期收集家长意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3.关注常规,优化过程管理

修订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研、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查标准,确保教师有明确的执行标准。

定期教学检查:定期开展教学常规工作检查,重点检查常规教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建立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机制:一方面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对质量检测结果和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五育融合,丰富课程内涵

1.进一步强化五育并举,推动学科整体融合,丰富课程内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2.用好教材。教研组加强教材研修,尤其是新教材,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挖掘统编教材育人内涵,把育人体现在学科教育的全过程中。

3.在拓展型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中,强化五育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拓展型课程教学。在线网络的丰富资源为拓展型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将在线教学中积累的有效手段,尝试在拓展型课程中使用更多的在线资源和方式,开辟一条新的拓展型课程方式。

(三)创新驱动,探索教学新模式

1.推广大单元教学

深化大单元教学设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大单元教学理念,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实施大单元教学方案,提升教学系统性。

开展大单元教学研讨:定期举办大单元教学研讨会,分享成功案例,解决实施中的难题,促进经验交流。

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强化情境教学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通过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项目式学习:围绕真实问题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四)提升效能,落实减负增效

1.继续落实三级作业备案制度,切实落实减负增效。一级备案,计时统计,协调控量。二级备案,多元设计,提升效能。三级备案,调查反馈,加强监管。

2.教研组合理引用相关资源,以目标准确、内容科学、难度恰当、时间适宜、结构合理为要求,设计单元作业。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练习设计从“激趣启智”入手,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性作业。为学生创设各类有趣有效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真正落实减负增效。

(五)青蓝工程,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分层分类培训: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设计分层分类的培训计划,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教学研究成果展示:定期举办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会,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术氛围的营造。

(六)依托成果,深化课堂变革

坚持探索和实践相结合、策略和应用并行、梳理和总结紧跟的三项原则,通过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课程观改造,基于新课标,通过大单元教学、思维工具研发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融合区深度教学改革方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