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斑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社会场馆有效利用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做好社会场馆有效利用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每年审核合格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场馆名单,由市教育局办公室行文公布在烟台市教育局官网和“烟台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并在当地媒体上发布,同时纳入烟台市“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版图。
二、为方便广大师生、家长查询,市教育局研制了新版“烟台实践基地电子版图”,学生和家长手机关注“烟台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取电子版图,随时随地查询我市“社会实践大课堂”场馆信息,具体了解场馆名称、开放时间、优惠条件、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特色课程及场馆照片等信息。
三、全市中小学生持学生证、校牌或学校证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自愿选择参加,不限次数。未成年中小学生须在家长的陪同监护下前往,确保安全。
四、各学校根据国家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要求,就近选择适合的场馆结成共同体,联合开发场馆实践课程,选择适合的特色基地场馆结成对子,形成“一对一”(一所学校对应一个基地场馆)“一对多”(一所学校对应多个基地场馆)“多对一”(多所学校对应一个场馆)多种形式的“基地课程开发共同体”。目前全市已有100多所中小学试点学校与周边场馆建立起了“学校+基地群”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五、依托“社会大课堂”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烟台教育的一大特色。各地学校经常组织孩子们到胶东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地雷战景区、杨子荣纪念馆、雷神庙战斗遗址、莱州西海地下医院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访”红色圣地,“寻”红色足迹,“讲”红色故事,“学”红色榜样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留下的“影”,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传承了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得以赓续!
六、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很多学校还会组织班主任与家委会携手,分批带领学生深入红色场馆基地参观学习,到红色场馆进行公益解说,自愿尝试参加基地场馆兼职讲解员、文明护导、宣传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自主或分组参与实践和体验活动,无形中成为文明城市创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出的建议,积极听取全市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做好以下工作: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可操作性的评价办法,将中小学生参加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的实证材料与活动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录入学生成长档案及省市综合素质记录平台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感谢您对烟台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烟台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