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轴心,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以2022新课标为突破口,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深入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深化管理,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等政策的同时,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使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争取达到招远市一流水平。
二、课程设置:
本学年认真执行上级课程计划,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书法、健康教育、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习近平红色读本等课程,每天组织两次眼保健操,严格执行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规定,保证音体美、综合实践、地方、学校课程质量。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有特色的学校课程:重点开发“铁把瓜的栽培和管理”、“棚出多彩”、镇史村志、机械维修与保养、经典鉴赏及综合实践课程。同时,借助推门听课、校内听课、集团化教学、优质课大赛、课堂大比武、微课大赛等方式,校外劳动基地万畅生态园的合作劳动教育,加强2022版新课标学习研究,起始年级的新教材研究,助推课堂改革,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工作目标:
1.毕业年级争取招远市前茅。
2.会考成绩突出。
3.非毕业年级各学科均衡发展。
4.加强艺体卫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英语口语、辩论赛、学宪法演讲比赛争取获得优秀组织奖。
四、重点推进的工作及保障措施: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树立“全面、科学、均衡、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抓薄弱”“促协调”即抓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
2.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
3.坚持课堂是教学主渠道的思想。
4.坚持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抓核心”即抓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力,参与竞争的实力和不断攀升学校发展的潜力。“求突破”即队伍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合作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质的提高。
(三)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密切联系教学实践,促进教研组建设。
把教育教学科研与日常的教学相结合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在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把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为减负增效的主要抓手。积极开展教师授课比赛和公开课展示活动,推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合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加强教学研究,探索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方法。
(五)发挥实验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优势,促进教学现代化。
开齐演示实验和小组实验,全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充分利用班班通,确保网络畅通,提高网络的利用率。继续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六) 坚持特长加特色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加强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特长生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口语、电脑、演讲等各方面的比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突出特长,全面发展。利用大棚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和校外劳动基地万畅生态园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劳动教育,同时以学校音体美教学的优势为依托,进一步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七)落实国家双减政策。
五、教学进度:
学校严格执行教研室2024-2025学年初中各科教学进度,不随意更改。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坐着上课,上课不用手机。
2.教师要认真备课,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3.教师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件,用好班班通,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4.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尤其是红色文化、书法、劳动、民族团结教育、安全、综合实践、弘扬优秀民族传统课程,对音体美课程实行刚性化管理,不挤、占、挪用音、体、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5.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安全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劳动教育、书法、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认真开展多彩实践日活动,重视安全教育,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6.认真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包括校内劳动,生产劳动,家庭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开发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包,实践指导手册等,进行课题研究。
7.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管理,落实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双减政策等相关的要求,认真执行作业备课和审查备案制度,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减负增效。
8.继续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推进学科课程、德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实行全员育人,努力提高授课艺术。
9.坚决落实控辍保学任务。
10.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七、教师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
继续加强教师理论学习,重点学习课改的理念和教育专家的专著,组织好一线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上级和学校有关教学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要留有笔记。
八、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工作。
改革教科研学习的方式。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落实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教学问题即为研究课题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技巧。大力开展教改实验,积极推进语文学科“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英语听说教学、理化生科学探究、数学学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改革实验;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的职能,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推进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论文著述的发表,探索劳动教育的意义。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教研组成员都要认真对待,组长按要求定出研究的内容、操作的步骤,上报教导处。深入开展庙后吕家初中劳动清单课题,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学校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