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十三中学
2023-2024学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烟台第十三中学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数1395人。学校艺术类课程专职教师共有5人,高级教师1 人,中级教师3人,初级教师1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 4人。目前,学校建有600 多平米的多功能室,可以容纳400 学生。音乐教室 1 间、舞蹈教室 1 间、器乐排练室1间、美术教室 1 间劳技教室1间、美术器材室1、间。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这一年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本学年投入经费3万余元购入音乐和美术器材及用于参加省、市及各项活动使用经费,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美术教师3名、音乐教师2名,为了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学校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芝罘区教学研究中心和烟台市体卫艺科组织的教师技能培训会议上参加培训。
(三)各项艺术课程建设
1.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设艺术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初中四个年级开齐音乐美术课程。
2.艺术教育管理
为了加强我校艺术课程教学,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政教处、音美组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由政教处负责艺术教育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并组织、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学校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保证艺术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学校制订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奖励办法,按照学校的年度考核方案,对取得成绩的老师进行奖励并予以公示。
3.课外艺术活动
对于艺术课程教学,教务处严格按照专业课程的管理制度管理,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优化课程设置。我校特色学校建设以校本课程为依托,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让传统文化成为特色教育的重要阵地。 我们将4个年级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安排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内容。低年级组每周开设各种艺术训练课,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始训练选拔好苗子,送入学校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进行训练和培养,形成了良性循环。中年级组以剪纸贴画、手工制作、舞蹈等为教学内容;高年级组以剪纸、手工制作、素描等为教学内容。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逐步开发出规范科学、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成系列的校本课程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办特色学校的具体体现。“每人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每人参加一个社团,每人学习一门艺术技能”。烟台十三中把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戏剧社、舞蹈社、合唱社、篮球社、足球社、陶艺社、围棋社、面塑社、剪纸社、国画社、软笔书法社和绳结社等25个社团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社团涵盖了艺术体育、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三大类,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校本课程、传统文化等学科。社团活动参与人数达到上万余人次,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广泛学习、实践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理想环境。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校社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戏剧社团荣获山东省艺术展演二等奖;面塑和绳结社团代表芝罘区参加烟台市首届多彩实践大赛,陶艺社团作为展示项目受邀参赛……为了检阅学校社团活动的效果,5月份举办一次校园戏剧社剧目展示,9月份第四周举行一次校园运动会,12月份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构建新型的校园艺术教育文化环境。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它不仅仅是几个教室、一个操场的概念,学校教育也绝非是一堂课、一次活动。学校的环境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育人作用。因此,在艺术教育特色建设中,首先要构建良好的艺术学习文化环境。
(1)重视校园外部环境建设,借助墙画、板报的布置和校园绿化等,使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2)构建良好的橱窗文化,适时开展校园展览、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积极的美术教育、美术学习氛围。
(3)积极构建班级艺术文化,包括艺术标语进教室、名家名画进教室、创设班级美术活动展区,在黑板报上开辟“美术之窗”栏目等。
(4)在校园内建设师生美术作品长廊。
5.重点项目推进
学校重点推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建设,将我校戏剧社团的培养作为我校艺术特色在全区全市推广。
(四)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制度
本学年我校师生参加艺术展演活动,学校戏剧社团代表烟台市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二等奖,并对参加校内外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本学年艺术素质测评结果
学校名称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合格率 | 不合格率 |
烟台十三中 | 30% | 50% | 2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