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双减”背景下,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发挥浓厚的教改氛围功能,以贯彻实施“贯通融会课程体系”为目标,以提升高效课堂及教师教学能力为抓手,加强信息化技术2.0与“融趣育能课堂”的深度融合,在区教研员的正确引领下,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青年教师的专业
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小组合作等课堂组织形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新教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师徒结对,提高教研实效。
3、结合“双减”政策,深入进行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确保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率,努力提高数学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学工作。 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每位教师争取做到一课一反思,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案例反思及教学心得。 备课组要做到每日一议,议:一议课堂,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重要环节,难点的突破步骤等,每周一课,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由年级教研组长选择本周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由一人先执教,组织组内人员认真听课,并在课后进行研讨,根据课堂实例,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更为完善的教学设计。 二议作业,坚持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教研组内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积极探究分层作业。学生课堂与回家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并及时跟进,将相关内容汇总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进行巩固。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2)深化信息技术2.0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能力提升2.0工程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改变原来浅简的知识来源,通过微能力点的学习,优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对学生的评价等,充分利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阅读、审题、书写等习惯的养成。每周三数学晨练,根据本年级学习内容,自行组织,教研组长不定时抽查。
(4)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我们数学组要将课前五分钟口算落到实处,各数学老师采取“口算抢答”、“口算接力赛”、“口算大比拼”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课前五分钟口算活动,教研组长不定期抽查课前口算落实情况,并对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学校教研组定期举行口算竞赛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学生的口算水平。
(5)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本学期每位教师要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2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实施“推门听课”制度。积极配合区教研员组织的教研活动、听课活动等,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陈旧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6)开展数学竞赛及数学文化节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单项竞赛,低年级趣味口算比赛,高年级思维训练比赛,讲题比赛及数学文化节的益智活动竞赛。各年级组结合本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学生能力等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体验数学魅力,感悟数学之美。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在挑战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7)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教研组坚持开展单元测评,学生易错易混题检测,坚持每单元一测,每月一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要将数学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同时加强各类素质竞赛,以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全面提高。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暑假作业展示活动、口算、计算大比拼。 2、各年级对学生假期居家学习内容组织质量检测,任课教师做质量分析。 3、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
4、师徒结对听课,年轻教师组内听课。
【十月份】 1、集体备课、教材研讨。 2、组织学生进行口算、计算能力专项调研,分析数据,精准施策,提升学生数学基础能力。
3、数学月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试卷评讲。
4、听、评课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内常规示范课。组织教研组内评课,授课教师认真听取评课意见并整改。举办青年教师公开课评比。
【十一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期中检测、试卷评讲、质量分析,找出不足,提出改善措施。3、提优补差工作。针对期中考试成绩搞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4、筹备数学素养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数学之美;5、抽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十二月份】 1、二次集体备课、听课、作业质量检查
2、组织数学组内专题座谈会,围绕教学热点难点,分享见解,碰撞思想火花; 3、再次检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
4、数学月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试卷评讲。
【一月份】 1、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 2、集体教研,各年级组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3、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