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科学管理;
2、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以质量求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4、加强德育,确保校园和谐;
5、认真做好其他工作,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科学管理
1.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完善民主依法管理举措,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确保从整体到局部,从教学到后勤,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安全工作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发挥制度在管理中的导向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二)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正教风、强素质、提师能”等活动,杜绝教师有偿家教、办班补课等现象,不断完善自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以素质树形象,以作为换地位,以业绩显才华,以特色求发展”,立足学校,做好校内“名师”建设,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教师以身边的教师为榜样,比、学、赶、帮、超,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风范、模范师爱形象、高超知识本领的教师队伍。
3.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实施校内培养计划,加快其专业成长的步伐,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优秀、教研突出、有影响力的教师。
(三)以质量求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1、加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教育,树立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质量观;培养教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的质量观;培养教师对学校负责的精神,明确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切实加强常规管理。继续对教学常规实行集中检查与随时抽查,将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改正,跟踪调查,确保整改到位。
3、加强毕业班管理,确保毕业班的质量稳步上升。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专题会议,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寻找差距,采取措施,从课堂效率做起,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积极启动并实施教科研课题实验工作,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人人参与研究,开展实践性研究,使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扎实开展体卫艺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抓好阳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上好健康教育课,管理好学生的健康档案,做好各种流行性疾病及其它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工作,积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报告工作。
6.加强学生写字方面练习。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字的指导,让学生每时每刻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让书法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教育。
7.做好“推普周”活动,坚持使用“四用语”,说规范的普通话,不写错别字,注意环境用字准确。结合语文学科开展说普通话比赛。
8.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设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班班通”设备的使用率;添置实验器材和图书。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工作,逐步建立教育教学共享资源体系。
9、认真管理学生学籍,严格招生制度。做实做好特殊群体教育工作,建设资源教室,配备专门的资源教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学生教育教学任务。对送教上门学生做到耐心细致,注重送教实效,加强家校沟通,确保家长与学生都满意。
(四)加强德育,确保校园和谐
1.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断提炼具有我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打造 “橱窗”文化、墙壁文化,发挥“班级之星”、“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的示范效应推动“书香校园”进程,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重视养成教育,加强道德建设。利用升旗、班队会、晨夕会,积极开展知礼节、懂礼仪、有礼貌等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个性化、人格化的教育,确实外化在学生的行动上,内化到学生的素质中。
3、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以创建“和谐校园”、“文明班级”为抓手,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诚信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开展法治教育、环保和国防教育、好习惯伴我行和文明礼仪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让学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热情。
4、规范班级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主任建立好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做到每日有检查,每周有小结,每月有评比,学期有总评,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5.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遇事必讲,逢会必谈,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使安全工作融入到各个细节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交通、防震、防火、防水、防电、防毒、防欺凌、防诈骗、饮食卫生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及法治知识的教育;积极通过宣传画、手抄报、班会等形式的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6.积极加强家校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汇报学校的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并倾听家长建议。尤其是对那些留守学生、特殊群体(残疾)学生,通过开通亲情热线、实地家访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疏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成长的特点,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五)认真做好其他工作,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1.要强化食堂管理,重点抓好食品卫生和质量。食堂要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增强安全卫生意识,严把食品采购关,坚持索证制度,坚决杜绝食品食物中毒和不卫生现象。
2.要勤俭节约,节约开支,合理使用资源,如水、电、纸张等,尽可能杜绝浪费。加强多媒体等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保护,强化责任性教育。
3.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后勤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主动做好课桌、门窗、水电、教学设备检修,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4.认真做好校产管理工作,对校产要进行分类、编码、造册登记。严格财物的借用、归还制度;花大气力教育学生注意关门窗,节约水电,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新学年,学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困难与希望,我们将在创建“人民满意学校”的进程中,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时刻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勉励自己,时刻用突出的业绩回报社会,团结一心,勤奋工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