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双语实验学校中学部
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度学习模式,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到课堂教学实际都将围绕此展开。我校将以“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推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学思想,将“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健身、会实践、会创新”的育人目标分解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继续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目标前进。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校在落实新课改的过程中,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并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每个学科都发挥他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都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出发,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需求,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状态、体验等等,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实现目标
目标是探索和打造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的课堂模式,形成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实现由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
三、 保障机制
1、领导小组:由刘群宁校长担任组长,杜华丽、王阳为副组长,房东玲、张喜君、张春蓓、彭振华为组员的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
2、骨干力量:以教研组长以及中年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科教研骨干团队,加强重点指导,实施重点培养,开展校内校外两个平台的大比武活动,打磨优秀课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实施过程
(一) 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组织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学具评比,青年教师三项技能评比;学校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校内示范课;教研组组织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教研组内开展观摩研讨活动;三年以内教龄的年轻教师要在教研组或备课组内上一节以上的磨练研讨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教师专业发展。
(二)突出质量中心不动摇。
本学期以遵循教学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为突破口,努力促进各科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的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对各年段的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促进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校根据实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积极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突出“课改”主题。一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新思想新理念;二要切实抓好课堂实践的过程管理;三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四要积累资料,不断完善过程管理和实践成果的体现。
(三)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组在教育教学实施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每周至少安排1次教研活动。强调教研组建设以“研”为主,把活动地点从办公室移入课堂,重点探索教改方法与实践。各教研组在明确基础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之外,要更具体的研讨教学目标实施步骤,教学难点分解落实,思考提问、难易设置,教学手段有效运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授课可能产生问题与解决途径等,通过教研组群策群力,提高教师个体能力。
(四)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基本途径。通过以校为本,以老带新,以强扶弱的各层面,多形式的校本培训。
1、“师徒结对子”培训工作要落到实处。
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好“教学相长”的结对工作,师徒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着重培养中青年教师,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固提升教学水平。
2、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通过多渠道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认真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实行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汇报制: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后,必须将详细内容向学校或教研组做以汇报,并结合听课,谈自己的感想、体会、使全体教师都有学习提高的机会。
3、提升师能。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益,提高学历层次,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竞赛,争取获得好成绩,为自己、为学校争光添彩,坚持做好评比表彰先进工作者工作,做好教师的各项考核工作。
我校每一位教师都将摆正自己的位置,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勤奋求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业务。相信,只要我们永不满足,与时俱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全校教职工齐心协力、踏实工作下,我深信以上工作会逐一得以落实,学校拟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会逐一实现。
烟台市双语实验学校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