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加速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深入开展新课标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教学研讨交流的学习意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安排
利用二个周的时间完成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各学科组的骨干教师完成此次课堂教学研究示范课授课任务,所有一线教师均参与此项听课活动。
二、活动实施
1.各学科组教师执教的课堂要具有引领示范性,学科组长要先进行课堂打磨,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课堂要素。
2.执教的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跟上学科组教学进度,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要到位,力求拿出最高水平。
3.全体任课教师要增强对本次活动的认识,积极参与,记好听课记录,撰写评课意见,对照展示课,进一步研究日常教学中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最佳达成度。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参与其他组活动。听课者要遵守听课纪律,手机关闭或静音状态,不得随意讲话或走动。
4.本次活动都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听课,听课周次所有学科的常规教研听课暂不进行。
5.讲课内容及讲课时间由大学科组长进行确定,原则上按教学进度确定,每位执教者按指定时间上一节课,并在后面的大组活动中进行反思交流分享。
6.大学科组针对本次活动就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手段、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组织好评课,并做好相应记录。
所有学科在6月20日前完成本次活动,大组长将签到表、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交流、照片(A4纸打印稿)上交教研室存档。
王军梅老师执教的《壶口瀑布》一课,课堂设计层层递进,步步“精”心,整堂课紧扣单元要素,她的教学技巧新颖别致,各环节流程紧紧相扣,通过同学的游记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李晨旭老师的《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一课,幽默风趣,语言精练,设计问题紧抓主干,落实本课学习要素。周欢老师《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一课,声情并茂,图文结合,难点解决的深入浅出,是很具有艺术感的一堂英语课。
历史组青年教师邓词译、赵章倩以《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为主题,刘玉萍老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进行了课程讲解。邓词译、赵章倩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坚知果平台,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来介绍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并且以表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概况。通过刘玉萍老师的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在相关知识点上进行学习和梳理。
地理组张安琪、隋子涵、刘凯伦三位老师分别对极地地区、中东地区、河流专题进行了全面的复习,课上三位教师结合课程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每一幅图,总结各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通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能够更扎实的掌握课程内容。
道法教师张婧的《自由的真谛》一课以学生向往的自由为主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自由的真谛。在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懂得了自由的实现需要以遵守法律为前提。这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活跃,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浓厚。
美术老师张伟执教的《亲切的使者》一课,以冬奥会吉祥物为例,调动了学生创新设计的积极性,还将学生设计的作品放到一起展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既提高了学生审美水平,又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体育老师李建、王效铠的《立定跳远》一课让学生收获颇丰,在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之后,将规范动作通过趣味练习的方式渗透给孩子们,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动作技能水平得到飞速提高。
生物老师杨帅、张西淳将《呼吸作用》和《病毒》两课讲解透彻,化学老师王浩维、王慧楠进行了期末专题复习,将整个学期的知识点串联。本次听评课活动分年级进行,生物组化学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教学中,各位教师借助于实物、标本、模型、多媒体幻灯片及视频等直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充分表现出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高潮不断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