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我校将以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要点、工作计划以及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投入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探索实验,探索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等教育法律法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教科研为先导,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严把教学质量关,力争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明显进步。
二、工作思路
2024年教学教研的各项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根本任务,聚焦中考质量提升,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力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三、工作目标
1.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支部成员和全体领导干部要敢于亮身份、树形象、比奉献、比业绩,带动全体教师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增强干事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我校目前已有29人已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教师的平均年龄51周岁,提升高级教师及中老年教师二次创业精神,不比基础比业绩的进取精神。
2.抓牢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教改实验,优化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精准精细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开展好全校立标课、达标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能力。
3.从日常点滴做起,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效应。依据《莱阳市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要求,结合上学期教学常规督导检查提出的问题,严格整改落实,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4.落实教学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积极开展学课标、研课标、用课标、考课标活动,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既要开足开齐课程,又要通过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落实课堂精讲多练,作业精批精改,从日常点滴做起,向课堂要效率、提成绩。
5.提升教研水平,强化课题研究。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道路,向科研要质量。依托课堂教学变革等教改实验,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教研科研有机融合,各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制订好各组的课题计划和活动计划,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深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教改试验,实现教师人人有研究的课题。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根据上级关于学科德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深入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建设,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坚持“全科育人”理念,充分挖掘每个学科的德育内涵,梳理学科蕴含的德育元素,着力建构各学科横向融通、各年级纵向衔接、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1.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与检查,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管理。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常规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加大对教学常规管理和专项管理督查力度。
2.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管理力度,备课:普查、抽查与复查结合。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材料,各级部主任每周检查1次,教导处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开学初普查,对有问题的教师两个周内进行重点复查;期中、期末进行两次综合评优。检查结果均计入教师考核。对学生的辅导、作业检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强对优生、偏科生、边际生辅导督促。
3.加大学校推门听课的力度,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级部主任随时推门听课,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教学与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与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灵活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
1.充分发挥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强化团队意识,加强教研凝聚力。以教研促教学,全面开展“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研究,以此为契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继续派出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学习活动,要求做好培训记录,及时传达有关精神。凡外出参加公开课、优质课观摩学习,要根据所学精神与模式,讲一节全校示范课,供本校教师观摩学习。
3.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期安排一节公开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引领作用。
4.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青年教师不少于20节,校长和分管教学的领导不少于30节。灵活采用线上与线下、集中与自学相结合方式,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业务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组织收看优秀教师的录像课,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笔记,进行业务交流,学习笔记每周至少写1篇。联系安排薄弱学科(如英语等)教师到成绩优秀的学校听课学习,促动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四)关注学生差异,重视心理教育。
关注学困生,耐心进行学困生的帮助、转化工作;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异步教学方法,班主任、心理教师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疏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度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五)注重阅读教学,强化英语口语训练。
根据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莱阳市中小学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规划方案》通知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组织经典名著诵读大赛,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营造学校、家庭的浓厚书香氛围,通过开放图书室、阅览室,教师读书角,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注重和强化初中生英语人机对话的口语水平的提高,从低年级、从日常教学、从课上课下入手,严格督促引领师生加强人机对话训练,全力提升英语人机对话成绩,为从今年中考开始做好充分准备。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市局工作思路,以先进单位为榜样,细化常规,强化教研,加压奋进,全面落实“规范、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五、教学工作计划配档表:
时间 | 内 容 | 责任人 |
九月 | 1.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本学期计划,并检查验收。 2.开学典礼;学生养成教育。 3.做好新书分发、教师用书发放、课程表发放等具体工作。 4.组织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全市教研工作会议。 5.做好级部每周教学常规检查统计和月末检查工作。 | 辛磊 隋国峰 慕树建 张伟华 |
教科研: 1. 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立标、达标活动。 2. 制定学校、学科和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 3. 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开展学习储备,典型带动模仿。 4. 学习新课标活动。 5.召开各学科组长、集体备课组长会议,研究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 隋国峰 王秀芹 | |
十月 | 1. 开展庆国庆诗歌朗诵活动。 2. 统计各学科单元过关测试情况。 3. 开展阅读工程读书比赛活动。 4.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教育学生提高心理抗挫能力。 5. 督促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6.做好级部每周教学常规检查统计和月末检查工作。 | 隋国峰 慕树建 王秀芹 |
教科研: 1. 按上级要求认真做好新时代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相关工作。 2. 推选参加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活动。 3. 研究应用新课标活动。 4. 总结检验“教学常规管理活动月”开展情况。 5. 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 隋国峰 王秀芹 张伟华 | |
十一月 | 1. 迎接期中学业水平检测活动,组织区域联合检测、阅卷、统分。 2. 开展好各年级、学科试卷讲评与质量分析。 3.开展学生体质监测,规范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 4.开展预防学生近视眼专题教育,降低学生近视率。 5.做好级部每周教学常规检查统计和期中全校常规检查工作。 | 隋国峰 乔学华 慕树建 |
教科研: 1. 安排教师参加区域联盟教研活动。 2. 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熟练掌握运用。 3. 组织参加烟台市教学大比武(优质课)听课学习。 3.按上级要求,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相关教改工作。 | 隋国峰 王秀芹慕树建 张伟华 | |
十二月 | 1.分批召开家长座谈会。 2.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3.做好级部每周教学常规检查统计和月末检查工作。 | 隋国峰 慕树建 张伟华 |
教科研: 1. 新时代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验收课活动。 2. 开展课题研究总结提升工作。 3. 组织参加全市中小学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总,完善“一题一档”制度。 4. 迎接全市教学工作专项督导活动。 | 隋国峰 王秀芹 | |
一月 | 1. 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2. 做好级部每周教学常规检查统计和期末全校常规检查工作 3.开展学期期末总结 | 辛磊 隋国峰 张伟华 |
教科研: 1.进行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 王秀芹 | |
说明 | 以上计划安排,将依据上级教学工作要求随时调整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