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2 语文5 数学5 英语3 历史2 地理2
生物学2 体育与健康3 音乐1 美术1 信息技术1
综合实践活动1 劳动1 传统文化1 安全教育1
心理健康0.5 阅读0.5 环境教育0.5 学校课程0.5自习4 班会1 体育活动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2 语文5 数学5 英语3 历史2 地理2
生物学2 体育与健康3 音乐1 美术1 信息技术1
综合实践活动1 劳动1 传统文化1 安全教育1
心理健康0.5 阅读0.5 环境教育0.5 学校课程0.5红色文化教育0.5 自习3 班会1 体育活动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2 语文5 数学5 英语4 历史2 生物学2
体育与健康3 音乐1 美术1 信息技术1 劳动1
综合实践活动1 传统文化1 安全教育1 阅读0.5
心理健康0.5 环境教育0.5 学校课程0.5 班会1
体育活动2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2 语文5 数学5 英语4 体育与健康3
音乐1 美术1 劳动1 综合实践活动1 传统文化1
安全教育1 阅读0.5 心理健康0.5 环境教育0.5
人生规划1 学校课程1 班会1 体育活动2 自习1
注:1.艺术在一至九年级开设,课程表中分别标记“音乐”和“美术”字样。
2.安全教育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安排在最后一节活动课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周0.5课时,安排在最后一节活动课中,可与阅读课间周上。
3.传统文化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环境教育在六至八年级开设,每周0.5课时;九年级开设人生规划课,每周1课时。各年级都要在课程表中体现学校课程,并明确标注。
4.在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设红色文化课,每周0.5课时,重点学习《胶东红色文化读本》(小学卷和初中卷);其他年级利用班会、队会、团会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做到有主题、有教案、有总结。
5.各学校利用班会、队会、团会、学校课程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严格落实课程时间安排,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保证10—12学时。
6.根据《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二十四条规定,各学校每天要组织两次眼保健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