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重点工作安排为指导,以教学研究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狠抓教学质量,开展好本学期教学工作。
二、工作目标
1.抓好质量抽测工作,开展教学质量提升研讨。
2.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推进“课堂革命”,积极组织参与“达标课堂”优质课比赛和第八批烟台市教学能手的评选。
3.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每日悦读,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和新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研读好新课标,深化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教学。
5.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立足课堂主阵地,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强化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落实“双减”工作,规范教学行为
7.做好随班就读工作。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提升教学质量,做好质量抽测迎接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结合招远市教科研中心2024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辅导学困生、培养优秀生,切实提高教学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二是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每月组织一次学科质量检测,为教学质量“把脉”,找准教学中的不足和矛盾,切实制定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三是以课标教材为根本落实教学常规、以课堂教学为重心实施深度改革、增强教师学科课程意识,铸造特色品牌。
(二)加强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大教科研的指导和领导力度,实行分类实施,点面结合,推进教改工作的进程。做好现有的“十四五”课题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2.组织教师认真上级下发的各类材料,学习先进理念及成功经验,各学科都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价值,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必备品格。组织教师对照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全面反思,写出心得体会或反思,形成学习——反思——改进——提高的成长轨迹。
3.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根据制定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边反思,真正建立起教师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体系。开展实效性、可行性强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促进教师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4.继续依据招远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达标课堂”优质课比赛活动方案,结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与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比赛活动,遴选优秀教师参加第八批烟台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促使我校教师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增强课堂教学技能,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三)重视教师进修,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加强教师培养力度,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建立学习型的校园。
本学年校本培训要做到①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②学习与观看视频相结合。③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④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创设争做学习型教师的氛围。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外出参加培训教师,要搞好二次教研活动,组织学校相关教师学习教材培训专家讲座,切实把握教材编写思路和基本体例、教学指导及实施建议、教材重难点解析、施教建议分享、学科德育一体化等,并开展相关研讨活动。
4.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活动,推进青蓝工程建设,抓好“名师培养”工作,加强新教师培养,促进新教师成长。
(四)加强每日悦读,深化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教学。
1.纳入校教研计划,强化阅读指导。
各年级制定每日悦读计划。指导教师要根据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阅读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要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
2.加强图书角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有效利用阅览室,有计划开展借阅活动。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
倡导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开展各种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等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借“校园文化节”“朗读者”等活动平台,有计划地举办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五)落实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课程计划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加强调课监管力度。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立足课堂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上好综合实践课,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眼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构建劳动课程,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组织骨干教师,设计学校劳动课程。确保劳动课有内容、有方法、有实效。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3.开展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利用《胶东红色文化读本》上好四年级的红色文化课,其他年级利用班会课、少先队会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做到有主题、有教案、有总结。利用班会课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结合道法、语文等学科以及班会活动,强化国家安全教育。
(六)强化作业管理,做好课后托管工作
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抓手继续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学生作业,做到作业减量提质。按国家、省、市常规管理的要求修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在落实教学常规的过程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完善作业管理制度,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确保着眼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分层有针对性设计作业,控制好作业数量。加大对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借鉴往年工作经验,本着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原则,扎实做好课后托管工作,在课后托管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切实让孩子得到发展,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