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立足本校实际,聚焦课堂与学生发展,开展多元教研活动。
二、工作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强教师教研能力,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三、活动安排
1.常规听课评课(全学年持续):各学科组教师轮流公开课,课后组织评课,共同研讨教学环节、师生互动、目标达成等,以老带新、以优促优。
2.主题教研月(每月一主题):如9月“高效课堂导入技巧”,教师分享心得、观摩示范课;10月“作业分层设计”,探讨如何依学情设计作业,减轻负担、激发兴趣;11月“学科融合教学实践”,跨学科教师组队设计课程,拓宽教学边界。
3.专家讲座与培训(每学期2-3次):邀请校外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剖析教育政策、讲解教学前沿方法,线上线下结合,分享课程设计、信息化教学应用案例,答疑解惑。
4.教学成果分享会(期末):教师展示论文、优质课例、学生辅导成果,汇编成册,交流推广优秀经验,表彰突出个人与团队,激励创新进取。
四、培养青年教师措施
1.师徒结对帮扶:为入职 3 年以内青年教师配备骨干教师导师,签订协议,明确教学、教研指导任务,从备课设计、课堂管理到课题研究全程引领,定期考核师徒结对成效。
2.专项培训课程:每学期开设青年教师专属培训,涵盖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融合、课程设计等模块,邀请校内精英、校外专家授课,结业设考核,督促提升。
3.磨课历练机会:在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中,保障青年教师优先登台,赛前多轮磨课,导师、同组教师协同打磨,赛后复盘总结,加速课堂驾驭能力提升。
4.科研起步引导:引导青年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挖掘小课题,组建科研小组,协助撰写方案、开展研究、总结成果,助其迈出科研关键步伐。
五、保障措施
1.成立教研领导小组,监督活动开展、评估效果、调配资源。
2.搭建线上教研平台,分享资料、组织研讨,打破时空限制,确保教研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