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发展”统领全局,按照“示范、提高、创新、实效”的管理原则,“科学、规范、民主、自主”的管理思想,“学校引导、制度管理、机制激励、自我发展”的管理思路,注重内涵发展、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在德育、教学、队伍建设、教科研、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八个方面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学校。努力创造适应教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和教师的发展构建成功的舞台,已成为学校永远不变的办学目标。
规划执行情况:
(一)办学方向及学校管理:
1 、建立学校决策管理制度,健全校务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工作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由教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实施。成立学校发展议事会,以改变封闭办学的现状,谋求社会对学校的支持,整合资源,主动发展。创建学校特色与品牌。
2、推进学校制度管理进程,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细列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并严格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形成部门工作制度。
3、优化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运作模式。继续实行并优化教代会制度,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把与老师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民意调查后,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再作决定;开通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学校在校务会领导下的自上由下的执行体系和以各教研组长作为纽带自下而上的反馈体系。深入开展“我与校长谈谈心”活动、“我为学校发展出金点子”等,把 “校长与教师”的对话渠道作为信息交流的补充,实现教师与校长之间的信息沟通。
4、激活教师进取精神。全面推进绩效工资制,实施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设法为教师自主发展创造合适的条件和平台,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生命的可贵,工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校本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进行能力互补。全面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骨干培训:加大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通过“首席教师”的评选、教学大比武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形成骨干梯队,以点带面,做好辐射,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3、教师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并确保必要的培训经费
4、自我培训: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学校支持教师敢冒尖、喜出头、推好课。我们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剖析自我,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此外,培养多才多艺的教师,给这样的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发挥才艺的机会,从而带动学生特长的发现及培养。
5、完善评价和奖励办法,促使教师在竞争中完善发展自我。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奖励办法,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通过自我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德育工作:
1、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2、在每个年级培养一批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推行班干部轮换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协助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好。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成长,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3、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
(1)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和情况检查的频率和效度。学校要对班主任老师的家访给予指导。班级工作、班队课的内容和质量以及各项教育活动要形成制度化的检查和评比,经常了解和督促各学科德育渗透工作的进展和实效。
(2)执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例会制度、德育工作培训制度,加强德育过程性资料的建设。
(3)进一步探索对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进行考查、考核、评定的方法,继续实行班主任工作考核与班主任的津贴挂钩,使评价工作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
4、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运行机制,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家长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5、重新规划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既能净化、绿化、美化校容校貌,又能育人、育新的目的。
6、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和行为养成教育为主线,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手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7、着手组建心理咨询及活动室,配备相关专兼职教师,并开展师生心理辅导活动,努力提高心理疏导效果。
(四)教学工作:
1、逐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使教师明确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认真有质量地做好教学工作。
2、加强课堂教学监控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渗透课程理念,确立“聚焦有效教学,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乐园”的理念,注重新课程理念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体现,特别是在综合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3、通过“骨干教师”的选拔、命名、奖励推动学校名师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特级教师参与评审活动。
4、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和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断改革大赛形式,力争全员参与,团队协作,共同发展。
5、重视教学流程管理的检查和反馈,定期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质量抽查。
6、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树立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增强教研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小组合作教学的推广与实践,尝试全员导师制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7、提供竞赛平台,展示学生特长。积极做好校内各类竞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以此让学生展示才华,丰富校园生活。通过竞赛活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8、加强写字教学。
9、开展读书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五)科研工作:
1、加强科研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教师自学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同时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2)组织教师进行科研培训、科研讲座,同时组织教师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鼓励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反思,提高教师反思质量,促进教师深层次思考。
(4)充分利用教育科研信息网,组织教师学习。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活动。定期举办交流会、论文评比、课题研究课,课题研究活动。 积极开展听课、赛课、评课、示范研讨等教研活动,课题研究行为化,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
借助“一师一优课”的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程资源的评选。
3、创造出外学习机会,让教师们开阔视野,提升理念 。
4、加强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管理。
(1)实行学年组课题式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问题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
(2)及时组织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组织教师对现有课题进行整理,对部分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5、建立科研骨干培养机制,继续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6、提高为“科研兴教”服务的工作意识,为教育科研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
(六)特色建设:
1.由学校体育教师组建一支田径运动队,充分展示学生特长,形成勃勃生机的校园阳光体育文化氛围,体现学校“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思想。
2.加强校田径队的课余训练,为教练员、运动员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业运动水平。
3.开展校际间的各项体育比赛,锻炼队伍,提高水平,认真组织参加各级比赛。
4.成立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教学校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教导处要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对课程实施的情况要进行评价。
5.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为避免盲目性,与其他学科一样,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6.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并做好过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相关的调研和检查,每学期组织一次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验收和评价工作。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新老教师携手前行,正师德,扬师道,传师智,以躬耕不辍的勤勉作风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努力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家长孩子满意的老师。真正让大牟家小学学生家长满意,让市局党组放心,创一流品牌学校。
莱阳市文昌小学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