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东莱街道遇家完小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

日期:2024-08-28     

字号: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本学年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双减”要求,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狠抓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关注教学质量,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师生情感,关注师生成功,力争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教学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评价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优质、高效、特色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1.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任课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个别辅导制度,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度和成就感的培养。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打造“民主、和谐、开放、活跃”的高效课堂,形成具有“轻负、高效、优质”共同特征的不同学科的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学校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要依据学科特点,精心、高质组织以“小组合作模式”的校内公开课、示范课、教研课活动。深入进行“双减”背景下的课改大探讨,召开各种主题的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观看名师风彩课堂实录,探讨教法和学法。

2.针对学校教师构成特点,继续抓好“青蓝”工程,促使新教师、新班主任尽快成熟。创造条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将教师培训活动创出特色,让教师增加新营养,补充新理念,借鉴新方法,再添新后劲;鼓励教师多读教育专著,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新课标培训,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今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各教研组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培训与解读,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养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明确不同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把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新课标学习解读活动。积极参加教研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尤其青年教师要多看专业书籍,钻研专业知识、教材教法、书写记读书笔记、教学心得等,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开展各级“说题比赛"“说教材比赛”等活动。

(二)抓好教研组建设,建立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创造集体备课

的环境,优化集体备课的实施策略,加大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确保集体备课质量。对每科每次集体备课的情况要有记载,有检查,有评价,形成学科研究档案。

各教研组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立足学情,立足课堂高效,要突出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有效教研计划。活动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做好活动记录。各位任课教师要抱团发展,将学科建设向纵深推进。本学年,学校要定期组织优秀教研组展评活动促进学校教研组建设,依托共同体采取大教研的形式优化和创新学科建设。

各教研组要发挥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和牵动作用,适时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活动。活动主要以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一人一品”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贯彻“高效教学”理念,引导老师逐步将课堂上的“说教”让位于学生的“学练”,真正把课堂变成“演兵场”、“训练场”。

(三)抓牢重点改革项目,明确改革路径:

一是开展大单元教学。各学科要在厘清学校课程结构、学科课程结构建设的基本规范和程序的前提下,以学科为单位探索大单元教学,及时总结提炼基于大概念、大观念、大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和策略,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现核心素养进阶。语文教学继续推进“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阅读素养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二是推行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理念在学校的落地,要以常规资源投入、现有生源与本校教师等基础条件为前提,聚焦核心素养,加强课程综合,积极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加强学生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积极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初中学校要坚持学习中心、目标导向、评价驱动,将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测评嵌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成果的评价融合为一个整体,真正做到教有目标、学有抓手、练有重点、评有方向

(四)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学期在注重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的同时,将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要加大课堂教学的督导力度。要加强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①加大听、查课的力度:采用两人检查制度,一查授课情况,根据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严禁不按时上下课和无故缺课现象发生。继续加大对听常规课的力度。教师听课每周不少于一节。②加大教学工作检查的力度:本学期除严格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外,将不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记载,作为学期结束考核的依据之一。

③继续优化作业改革要重视作业的时效性,做到“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有效控制,作业、练习布置要科学合理,重在质量,做到有效作业,练有效果,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严禁乱印乱订,教务处定期检查,严格控制。

④严抓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科任教师制定计划要细心、用心,教研组长把关专心、精心,教导处审核耐心、尽心。学校统一控制学科教学进度,确保计划、进度有效落实。

⑤按照要求开展“延时服务”,使有需求的学生都能到校参加延时服务。

2.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强化学风班风建设,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①培养学生遵规守时的良好习惯②上课认真做好笔记,引导和培养学生课后巩固预习③注重形成学习策略,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提倡教师设计出质量较高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发问、发现”意识。同时要正确对待学生,全方位的衡量学生、评价学生,给学生以人格尊严;教师要关怀和帮助出错的学生,师生共同关注珍惜有价值的错误;从而引导学生重视错误,纠正错误。

4.做好教导处常规管理工作,发挥教导处职能

进一步督促本学期各教师、教研组完成各自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为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作好工作。教务处将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教师座谈会,以及相关测评,及时了解各年级的教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各类教育教学科研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完善各项记录,抓好任课教师的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对各专用教室的使用和管理。

图书室要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正常提供借书和阅览。电教人员要主动与各教研组联系,使各教研组及时利用电教资源。做好各类账册的登记工作,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实验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的实验准备及教学工作。

5.协调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完成好各项工作,完善电教工作、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并加强对计算机课的指导。

6.抓好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加强师生读书活动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扎实推进书法课的开展。

7.加强学籍管理,扎实做好“控辍”工作。

(五)完善考核方案,加强常规管理。

1.加强常规检查、督查力度,及时反馈、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坚持常规管理,强化教学日常规范管理,突出精细化管理和实效性管理。

2.加强常规工作考核,结合上级和学校绩效考核办法,达到以考核促工作的目标。

3.积极按照市、县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配合做好其它相关中心工作。

(七)依托共同体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学习

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学年,希望与挑战并存,我校全体教职工将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更加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龙口市东莱街道遇家完小

 

 

                          2024年8月28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